中央政治局:出台实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3年12月04日 05:31  南方都市报 

  据新华社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3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4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做好2014年经济工作意义重大。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创新发展,完善调控方式手段,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提出———

  ●要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办法改善宏观调控,科学把握宏观调控政策框架,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要抓好对中央改革总体部署的落实,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着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着力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投资合理增长和结构优化,改善投资管理和服务。

  ●要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积极拓展出口市场,强化多边双边及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对外开放向纵深拓展。

  ●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保持主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支持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强综合生产能力建设。

  ●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下大气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要坚持绿色低碳清洁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狠抓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毫不放松抓好节能减排,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落实和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事业改革发展,做好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创新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稳定。

  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同时要以改革统领全局,把改革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

  改革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让全社会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果,最大限度凝聚改革正能量。

  ——— 习近平

  背景:中共中央11月22日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征求对经济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通报有关情况,俞正声刘云山张高丽出席。 据新华社电

  政策动向

  此次会议提出,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落实和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增强欠发达地区发展能力。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易鹏昨日向南都记者表示,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内容必将包括推动户籍改革、养老、医疗、教育、失业等各方面体制改革,促使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公平格局。至于房地产化,易鹏认为,城镇化必然会带来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肯定不是主导内容。

  易鹏说,城市群布局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将出现在规划内容中。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公认的城市群后,多个省份也希望将自己辖区内的区域中心城市纳入城市群规划,已纳入城市群规划的部分地区还希望晋升为国家级城市群,“多地竞逐城市群指标”的现象随之产生。

  易鹏透露,未来长江中游及成渝有望形成新的城市群,“如果这个城市群发展好,产业较多,生态承载能力也比较强,就会发展起来,还是市场说了算。”

  今年以来,官方频频就“新型城镇化”表态,但备受关注的规划迟未出台,高规格的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也一再推迟。昨日,消息人士向南都记者透露,推迟已久的全国城镇化工作会议很快要召开。

  会议提出,做好住房保障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对此,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施祖麟表示,尽管三中全会提出在资源配置上市场起决定性作用,但在目前形势下,政府对房地产市场不可能完全放手不管,尤其是在大城市、特大城市,很多需求并非正当需求。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也表示,抑制投资投机需求,支持合理自住需求的房地产调控方向不会变,但是调控手段上,调控不等于限购,还有金融、税收等很多经济手段,与之前更多强调抑制需求和短期房价目标,现在也更强调增加供应,更关注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但他也认为,在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限购等行政手段退出不太现实。但是在其他城市,可以提高地方在调控上的自主权,根据当地市场情况采取灵活的调控方法。

  陈国强表示,去年政治局研究2013年经济工作时提到住房问题时要求“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相比之下,这次将做好住房保障放在调控之前,与新一届领导人的思路是一致的,与习近平10月底在政治局集体学习住房问题时讲话的精神也是一致的。今后政府将更多在保障房上发力,商品房将更多依靠市场。

  会议提出,要充分认识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当前,要夯实土地权能这一基础,完善征地制度这一关键。

  根据《三中全会决定辅导读本》中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的解读,在扩大土地权能方面,要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权能,使其与城市建设用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同时严格用途管制和用地规划管理;征地改革方面,则要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使被征地农民集体和个人除了得到土地合理补偿外,还能通过一定方式分享一定比例的增值收益,并且增值收益要向个人倾斜。

  华中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接受南都采访时表示,政治局在提到土地制度改革时用了“积极稳妥”、“全面考虑”、“周密周全”等词,充分说明土地制度问题的复杂性。征地拆迁频频引发冲突也说明了这点。

  贺雪峰认为,征地矛盾实际是政府和农民在分配土地收益上的矛盾。“法律规定征地补偿最高是土地原用途年产值的30倍。这个是非常低的,各地其实早已突破了这一规定。”但他认为,仅提高补偿不一定能减少冲突,重要的是要有合理机制。他举例说,有些地方尝试征地后返还部分建设用地给农民,使其享受到更多土地增值的利益,取得了较好效果。

  采写:南都记者 辛省志 葛倩 刘佳(除署名外)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辽宁首开雾霾罚单:8个城市被罚5千余万
  • 体育金球奖3人候选:C罗PK梅西 里贝里入围
  • 娱乐李亚鹏谈王菲:她不过问事业 我更有钱
  • 财经山东女汉子抗衡中石化:曾给总理写信
  • 科技12306将屏蔽网络抢票软件
  • 博客柴静:一百年前医患关系让人感慨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中老师编降龙十八掌称练成考高分
  • 黄有光:政府干预生育理由不成立
  • 慕容小散:“各种宝”高收益的背后
  • 张庭宾:人民币升值是这样推高楼价的
  • 何亚福:养得起孩子 养不起计生办
  • 叶檀:制造企业大量倒闭怎么办
  • 齐格:许家印是个局外人
  • 赖伟民:三中全会对楼市的影响
  • 金岩石:楼市投资黄金期即将结束
  • 谢作诗:人人生而不等
  • 连平:CPI年内波动高点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