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宝:能源改革不能光看发达国家

2013年11月26日 10:27  中国矿业报 

  作者:张国宝

    经过35年的努力,我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挠经济发展的煤炭电力供应短缺问题。仅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就新增电力装机超过4.3亿千瓦。

  形象地讲,一年新增一个英国的装机容量,5年完成了前50年的装机量总和。但是,有成长也有烦恼:巨大的能源消耗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使我们正饱受雾霾频发的煎熬,面临温室气体减排的巨大国际压力。36.2亿吨标准煤加39亿吨实物煤炭的能源消耗和逐年增加的石油天然气需求,使我们不得不高度重视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问题。

  这是巨大的挑战,但也是发展的机遇。当许多行业面临产能过剩、经济效益下滑之时,能源行业仍面临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增加供给的机遇。

  回顾我国能源领域的管理体制,石油部、电力部、煤炭部撤销,高度计划经济的管理办法发生了深刻变化,政企不分、行业垄断的状况已有了很大改变。煤炭价格已基本实现了市场化。

  以议论较多的电力体制为例,上一轮的改革实现了政企分开、厂网分开,发电行业国有、民营、中央、地方百舸争流的竞争局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前面提到电力行业取得的成绩和体制改革有很大的关系。纵观能源行业、电力行业,世界各国的管理体制没有哪两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资本主义国家也没有统一的模式。

  法国至今还是国有的法国电力一家垄断经营的状态。美国历史形成的管理模式,他们自己都认为效率不高,美东大停电就是例证。

  今年国庆期间,笔者随美国AES电力公司董事会参观了印第安纳波利斯电厂,其总装机40万千瓦的6台燃煤机组,在中国早属于淘汰之列。

  正当我们自己为电力体制争论不休时,国际同行却在羡慕或仿效我们,真是“墙里开花墙外红”。各国都是按照本国的自然秉赋、发展阶段、政治体制等因素来决定自己的能源管理体制。

  例如日本各州都无一次能源资源,没有能源跨州输送的必要,都是各州自求平衡,每个电力公司负责各所在州的输配发业务。按我们的观点,在自己区域内都是垄断经营的。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有5个部在管能源,连缅甸都有两个电力部。相比之下,我们的政府管理已经改革了许多。

  社会上对电力乃至整个能源体制的改革十分关注,有很大的期许,但毋庸讳言,关于改革的方向和改革的内容有很多争议。

  例如:电力体制改革中是否应将电网进一步拆分?是否应该进一步将输配分开?对电价、油价、气价形成机制应进一步进行市场化改革,对原油、天然气进口权要求放开等等都是社会热议的话题。

  总结和回顾电力体制改革的过程,有一些启示性的经验。衡量一个体制,一项改革正确与否的标准是什么?其他国家采用什么体制不是我们衡量体制和改革正确与否的标准。但是某些人潜意识里习惯拿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的体制为参照物。

  的确,西方国家体制中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但也必须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绝不能一切都照搬照抄。衡量一个体制、一项改革正确与否的标准,是看该体制和改革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与该国的发展阶段相适应,正所谓“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改革必须配套进行。电力和能源体制的改革必须和价格、政府审批制度改革、政府管理机构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相适应,要和法制建设的进程相适应。能源体制改革没有终点,是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过程,是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过程。

  今后5年~10年能源结构调整的任务都十分繁重。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非常突出,煤发电占了发电量的78%,核电只占1.97%,风电、太阳能虽然发展迅速,但只占发电量的2%。近年来越演越烈的雾霾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警示我们应加快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的调整,加快能源结构的调整。

  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2012年我国以水电、风电、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超过了一万亿千瓦时,占整个发电量的比重超过20%,今后的发展潜力依然很大。应该进一步增加核电的比重,世界上核发电约占全部发电的10%,而我国目前不到2%,这是造成煤在能源中比例一直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同时应该加快完善电网结构,使新能源能在更大范围内消纳,改变弃风弃水的状况。

  能源结构还和经济整体结构有关。我国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突显了制造业在整个经济结构中的重要性。因此我国电力消费二产占了70%以上,服务业用电只占13%,居民生活用电占11%。而二产用电在发达国家通常只有40%左右。这或许是由我国发展阶段决定的,但深刻影响了我国的电力消费结构。随着经济转型,服务业用电和居民生活用电的增长会快于制造业用电的增长速度,而作为二次能源的电力有望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上升。

  虽然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都已是世界第一位,但人均年能源消费量才只有2.7吨标准煤,刚刚略高于世界人均年消费2.6吨标准煤的水平,人均年用电3500千瓦时,而人均生活用电才490千瓦时,处于较低水平。今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均用能、用电还会进一步提高,能源行业要靠改革、发展、调整、创新来应对这一挑战。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专题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男女65岁同龄退休
  • 体育湖人续约科比2年4850万 罗斯赛季报销
  • 娱乐英媒:布莱尔邓文迪曾背着默多克多次私会
  • 财经图说新浪金麒麟论坛精彩观点
  • 科技奇虎360诉腾讯垄断案开审
  • 博客张艺谋发言人:回应“超生”质疑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人大代表呼吁学生堕胎免费 99万人国考
  • 孙大午:中国经济重心应向乡镇转移
  • 郑风田:如何让农民财产成为下蛋鸡
  • 宋文洲:把伤人的油老虎关进笼子
  • 叶檀:土地增值税的问题在哪
  • 齐格:最没有钱途的三个职业
  • 赖伟民:三中全会国企改革方向三看点
  • 朱平:比特币能接棒房地产吗
  • 金岩石:股市指数将上涨一倍以上
  • 水皮:许家印的胆肥了吗
  • 林起:欠缴3.8万亿土地增值税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