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会的《决定》我看了一遍,还没有很好地研究,不过看了以后,感到改革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潮流,这让人很放心。我对此确实非常拥护。这个决定说的全面改革的空间很大,亮点也很多,应该认真学习。
一个时期以来,我们面临的问题中央看清楚了没有?其实也看清楚了,就是下不了决心,老是在原地转。比如说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基础性作用,在1992年就这么提了,那是十四大。十五大还是这句话,起基础性作用,但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作用。十七大还是这么一句话,还是起基础性作用,就是在更大程度上起基础性作用。十八大是更大程度、更大范围起基础性作用。不如就来个起决定性作用。这就简明扼要,而且这是有经过实践验证的。迈出这样一步,我觉得这体现出的是一种勇气和信心。
我说三个问题。
第一,我们改革的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治国,首先就有一个治理系统、治理能力问题,我们党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那和人民民主专政是个什么关系?我觉得这牵涉到一个国家学说问题,主人是谁,最高权力机构是谁,共产党应该是个什么地位,人大、政府、两院是个什么地位,这一系列问题,我觉得是国家学说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经常讲这点我觉得非常好,讲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觉得这既有马克思主义对国家学说的看法,也有现代化的意义。
过去说我们国家怎么治理,说到政治体制改革,首先说我们不搞三权分立,你这么说也可以,但你首先要说明你的目标是什么。别一说就是我们不搞这个、不搞那个,有无穷的这不能搞那不能搞。而现在把我们要搞什么说出来,就非常好。现在把治理国家列为现代化的一部分,四个现代化再加一个现代化,这就覆盖了方方面面,全面改革,这个说的非常好。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要还是要保护人民,依法打击各种罪犯。这个次序再摆正确,我觉得就非常好了。首先是依靠人民。各种自治组织应该搞起来,不但市场可以解决的政府不要包办,自治组织、群众团体,自己能解决就交给它自己解决。这既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问题,也是第五个现代化的路径。
第二,《决定》还说明了我们的改革要赶上时代的步伐。
我们改革30多年,世界形势变化得很快,这个时代的步伐我们跟上了没有?我们的改革有不到位的问题,也有一个方向的问题,我们的改革不能让人民老失地,不能简单地让工人下岗。那样就是有问题。我们的一些改革,要看看时代是什么样,我们的问题在哪儿,在改我们问题的时候要看看前景,要考虑到还会有什么问题。
第三,改革之后,现在土地制度、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又成为一个重大的问题。
这是在我们80年代农村改革时就面临的问题,我详细看了5个一号文件,几乎全都涉及了。农村改革不单是个生产责任制问题,也牵涉到购销问题、运输问题、环保问题,现在一个流通运输体系没有解决,这就让农副产品提高了那么多的流通成本。而且也说到土地制度、二元结构、农村经济组织的成员问题,都有涉及。总结经验,是对它的价值认识不同,如果连发10个一号文件,农村土地情况、城乡二元结构当时就能得到解决,那样境况应该比现在要好得多。
(胡德平 原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党组书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