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记者 牛其昌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18日透露,预计我国将于2014年底至2015年初推出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五个方面进行重点修订:一是研究与开发支出将计入GDP;二是核算实际最终消费;三是改进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价值核算方法;四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入计入财产收入;五是将雇员股票期权计入劳动者报酬。
据许宪春介绍,新国民经济核算框架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但是统计口径、范围、计算方法等会发生变化。
“综合考量,随着研发支出计入GDP,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入计入财产收入等,新的核算体系中,GDP总量可能有所增加,但不会大幅增长。”19日,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导报特约评论员徐逢贤在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今后国家制定经济增长目标,也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徐逢贤认为,研发投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愈加明显,其资本属性也逐渐显现。而目前国内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是对有形财富进行核算,一些无形的科技研发投入往往被低估。因而,将研发支出作为固定资本形成计入GDP,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反映国情,另一方面也顺应了十八大关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性要求。
据他介绍,过去我国每年科研经费约占财政收入的1.6%-1.7%,明年这一比例将提高至2.5%左右。“在此背景下,把研发投入计入GDP会在很大程度上刺激地方政府加大对科研的投入,扶持创新性产业的发展,促进GDP的衡量指标由过去单纯追求增加值向追求质量的转变,加快创新型产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市场面的大幅扩展,有利于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徐逢贤表示。
谈及将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入计入财产收入,徐逢贤表示,过去土地流转收入主要由地方政府操控,纳入地方财政收入;计入财产收入后,将增加农村居民的财产收入,提高财产性收入占居民收入的比重,同时还将间接影响GDP总量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