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改革是由部门来推进,结果是越推越保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共政策与安全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毛寿龙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可以破除部门利益而导致的改革阻力,推动改革深入进行,但由总书记挂帅才能保证全方位推动改革。
本报特派记者 陈玮 发自北京
确保全方位改革需高级别领导协调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作为一个新的领导小组,它的组织架构应该是怎样的?毛寿龙认为,组长应该由总书记亲自担任。“全面改革,就包括军队改革,习近平是军委主席,若只是涉及政府改革,总理担任组长就可以。其他人都是分管,只有总书记才是全面的,所以组长非他莫属。”
此外,毛寿龙认为,可以有很多人任副组长,中央政治局几个常委都可以任职。“还可以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这个办公室主任应该会由正部级的官员来担任,推动各个方面的改革,有可能是中央书记处书记,也有可能是正部级以上的官员担任主任,这要看具体人员。”
毛寿龙说,领导小组将会有强大的政治资源推动各方面改革,比如党的改革、军队的改革、社会改革、市场化改革等,级别高就会有一定权威性,从而保证能够协调各部门推动改革。
部门利益牵扯成阻挠改革的绊脚石
毛寿龙认为,过去很多改革,只要有领导小组,或者改革委员会,改革都推进得特别好。比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政务信息公开和政府绩效管理等。“事实证明,只要有改革领导小组,或者类似的机构,改革就会推进得很好。”
此外,还有很多改革并不成功,在毛寿龙看来,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这些改革由部门来推进,结果是越推越保守。“受部门利益的牵扯,很多规划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很受部门利益的影响。”毛寿龙说,部门利益最大化、部门权力最大化,甚至负责起草立法的都是本部门,这就导致很多腐败问题。
毛寿龙表示,地方上一些改革也亟需国家来解决改革的阻力问题。比如土地流转、城乡一体化问题等,地方上一些改革遇到重大问题时突破不了,这时候就亟需国家高层次推动。
好政策需要强有力的机构落实
好的政策出来,因为没有机构去落实,也是导致改革失败的原因。毛寿龙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中共中央、国务院有个文件,是关于推进分类改革事业单位的问题。文件出来以后,因为没有相应的机构去落实,一直推不动。“比如国有企业去行政化改革,也没有相关机构去落实,让国资委落实,国资委是正部级,下面企业是副部级,很难推行。”
毛寿龙认为,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后,权力会比较大,地位也比较高,但权力不是具体的落实,而是推动,落实中央的指示,进行督查、协调,向党中央报告和负责,在中央的支持下开展工作,从而保证推动改革。
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后,如何一步一步推进改革?是否还需要探索?毛寿龙表示,顶层设计有了,需要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打个比方,实行高速免费,就造成了很多地方堵车,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出台相应措施,包括交通管制等。”毛寿龙说,顶层有了设计,下面执行上还会出现一些具体的问题,还需要因地制宜地探索,给地方执行留出一些空间。“应该有合理的治理机构,改革是多层次的,不是从上到下千篇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