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翻番目标既切实可行,又实事求是。但从不同行业和地区看,我国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地区差距较大,平均工资的行业和地区差距也较大
盛松成 石春华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本文通过有关数据测算,表明两个翻番目标既切实可行,又实事求是。但从不同行业和地区看,我国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地区差距较大,平均工资的行业和地区差距也较大。还应看到,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要赶上美国的水平,至少还需要二十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
关于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的目标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可以按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核算。GDP是一个价值量指标,有现价GDP和不变价GDP之分。现价GDP(也称名义GDP)按现期价格核算,受价格变动和数量变动两个因素的影响。不变价GDP是把现价GDP换算成按某个固定期(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从而在比较两个不同时期的价值时,能够消除价格变化的影响,而只反映数量的变化,反映生产活动成果的实际变动。目前美国公布的不变价GDP就是以2005年为基期计算得到的。本文将中国现价GDP也折算成以2005年为基期的不变价GDP,以便下文计算中国GDP年均实际增速,以及比较中美两国GDP的规模与增速。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GDP翻一番即指扣除价格因素后不变价GDP翻一番。
2001年和2010年我国现价GDP分别是10.97万亿元和40.15万亿元人民币,2011年达到了47.29万亿元。2001~2010年这10年GDP年均实际增长10.5%,是新中国成立以来GDP实际增长速度最快的10年。要使2020年GDP实际规模比2010年翻一番,2011~2020年GDP需年均实际增长7.18%。假定GDP平减指数(又称GDP缩减指数,由现价GDP除以不变价GDP乘以100得到)2012年增长2.2%,2013~2020年平均增长3%,那么到2020年现价GDP将达到112.01万亿元,是2010年的2.8倍。
事实上,由于2011年GDP已增长9.3%,2012~2020年GDP仅需年均实际增长6.94%即可实现翻一番目标。2012年前三个季度中国GDP累计实际增长7.7%,如果2012年全年GDP增速为7.7%,则2013~2020年GDP仅需年均实际增长6.85%。由此可见,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实现GDP翻一番的目标切实可行。
那么,翻一番的目标能否提前实现呢?假定2012年GDP增长7.7%,如要提前一年,即2019年就比2010年翻一番,则2013~2019年GDP需年均实际增长7.9%,这实际上是比较困难的。如要提前两年,即2018年就比2010年翻一番,则2013~2018年GDP需年均实际增长9.3%,这就更困难了。可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既切实可行,又实事求是。
关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
国家统计局正在改革以往的城乡住户调查方案,逐步实施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以提供城乡可比口径的居民收支数据,但尚未公布相关调查结果。因此,本文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按城乡人口比例加权算术平均得到。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城镇居民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由总收入(主要包括工资、经营收入、财产收入和转移收入,不包括出售财物收入和借贷收入)扣除个人缴纳的所得税和社会保障支出得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包括工资、经营收入、财产收入和转移收入,分现金和实物两种形式)扣除各种费用后的纯收入。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也是指扣除价格因素后的不变价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
2001~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7.0%;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年均名义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7.9%,比同期GDP年均实际增速低2.6个百分点。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09.4元,同比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919元,同比实际增长10.9%;两者加权平均得到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为12507.6元,同比实际增长9.4%。
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2011~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需年均实际增长7.18%。由于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9.9%,2012~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仅需年均实际增长6.88%,即可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比同期GDP年均增长目标低0.06个百分点。根据2012年前三个季度的数据,预计2012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11.0%,于是2013~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仅需年均实际增长6.38%,即可实现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比同期GDP年均增长目标低0.47个百分点。可见,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也是切实可行的。
那么,这一目标能否提前实现呢?假定2012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11.0%。如要提前一年,即2019年就比2010年翻一番,则2013~2019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需年均实际增长7.32%,比2001~2010年的平均增速低0.62个百分点。如要提前两年,即2018年就比2010年翻一番,则2013~2018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需年均实际增长8.59%。考虑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2006~2011年平均实际增长9.3%,且2011年以来已超过同期GDP实际增速,“人均收入翻一番”的目标有望提前一至两年实现。
那么在实际收入翻一番的前提下,同时考虑通胀因素,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会达到多少呢?1981~2000年我国CPI年均增长7.1%,2001~2010年均增长2.1%。由于2011~2020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较前十年下调,未来八年GDP增速达到6.9%即可,物价不太可能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样达到7.1%的平均水平(2004年以来的政府工作报告将CPI目标定在3%或4%)。因此,2013~2020年CPI年均增长3%是个较为合理的假定。2012年1~11月份CPI同比累计上涨2.7%,预计2012全年同比增长2.6%。根据CPI的这一涨幅,在实际收入翻一番的前提下,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达到34265元。
我国人均GDP和城乡人均收入地区间差距较大
我国人均GDP地区间差距较大。2011年,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及全国人均现价GDP分别是53350元、29229元、27731元、41400和35181元。中、西部地区人均GDP一直低于全国水平,但近年来中、西部地区人均GDP增速快于东部和东北地区。2006~2011年,中、西部人均GDP年均名义增长18.4%和19.9%,快于东部(14.4%)和东北地区(17.2%)。
2011年之前,人均GDP前三位的省份为上海、北京和天津。2011年,天津超过上海和北京,达到85213元,成为人均GDP最高的省份;贵州人均GDP最低,仅16413元。两地相差68800元,两地之比为5.2。2011年,共有11个省份的人均GDP超过全国水平(35181元),20个省份的人均GDP低于全国水平;其中最高的天津比全国平均高50032元,最低的贵州比全国平均低18768元。最高与最低两个省份的人均GDP之比,1978~1989年不断降低,从1978年的14.2降至1989年的7.1;1990~2000年有所回升,从1990年的7.3回升至2000年的10.9;2001~2011年,该比值重新下降,特别是2005年之后回落加快,从2005年的9.2降至2011年的5.2。
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城乡间和地区间差距也较大。2011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10元,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的3.13倍,其中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75倍,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3.46倍。近年来,全国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有所缩小(2005年为3.22倍)。2010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自1998年以来首次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1.4%,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高3个百分点。2012年前三个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增长12.3%,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高2.5个百分点。
分省份看,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的是上海,为36230元,最低的是甘肃,为14989元。两地相差21241元,两地之比为2.4。2011年,共有8个省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国水平(21810元),23个省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全国水平;其中最高的上海比全国平均高14420元,最低的甘肃比全国平均低6821元。1992~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最高与最低两省之比在2.2~2.6之间波动,平均为2.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省际差距未有明显缩小。
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是上海,为16054元,最低的是甘肃,为3909元。两地相差12144元,两地之比为4.1。共有12个省市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超过全国水平(6977元),19个省份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水平;其中最高的上海比全国平均高9077元,最低的甘肃比全国平均低3068元。1992~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最高与最低两个省份之比在4.1~5.0之间波动,平均为4.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省际差距略有缩小。收入越高的地区城、乡收入之比越小。2011年,上海的城、乡人均收入之比为2.3,甘肃的城、乡人均收入之比为3.8。
我国平均工资行业差距、地区差距较大
我国平均工资行业差距较大,但相差倍数近年来有所缩小。2005年,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8799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599元;平均工资最低的行业是农林牧渔业(820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993元;两个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4.7。由于2006~2010年金融业平均工资年均涨幅较快,2009年起金融业成为平均工资最高的行业。2011年,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的行业分别是金融业(81109元)和农林牧渔业(19469元),两个行业平均工资之比为4.2,比值较2005年有所缩小;两者较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39310元和低22330元。
我国平均工资行业差距大于美国。2011年,美国年薪最高的行业为企业管理业(71650美元),年薪最低的行业为住宿和餐饮业(22730美元),两个行业平均年薪之比为3.2。美国各行业间雇员数和薪酬总体呈金字塔型,雇员多的岗位要求低、薪酬也低。2011年,职位总数最少和最多的两个岗位的平均年薪分别为93380美元和34120美元,两者之比为2.7。
我国平均工资省际差距也较大。2011年,全国平均工资为41799元,只有8个省份的平均工资超过全国水平。其中,平均工资前三位的省份是上海(75591元)、北京(75482元)和天津(55658元),平均工资后三位的省份是广西(33032元)、甘肃(32092元)和黑龙江(31302元)。最高与最低两个省份的平均工资之比总体呈上升趋势,由1985年的1.4上升至2011年2.4。
关于中美GDP规模与增速的对比
2010年我国GDP规模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那么,我国是否有可能接着赶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呢?有人对此持乐观态度,认为我国经济总量在不久的将来甚至几年后就能超过美国。但本文认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要赶上美国的水平尚需时日,至少还要二十多年持续不断的努力。对此,我们既不应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
首先需要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做些假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2011年平均为6.4588,较上年升值4.8%。2012年1月1日至12月19日平均为6.3134,较上年升值2.3%。假定2012全年较上年升值2.3%,则年均汇率为6.3136。由于目前人民币汇率已接近均衡水平,未来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升值。本文对人民币汇率作两种假定,即2013~202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年均升值1.5%和1.0%。根据这两种假定,202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分别为5.6046和5.8305。再假定2020年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稳定。
按照前文的假定(中国不变价GDP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GDP平减指数2012年同比增长2.2%,2013~2020年平均增长3%),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年均升值1.5%,则2020年中国现价GDP将达到19.99万亿美元;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年均升值1%,则2020年中国现价GDP为19.21万亿美元,均远远超过美国2011年的水平(15.08万亿美元)。
假定美国GDP在2012年增长2.2%(IMF2012年10月份预测值),2013开始年均增长2.5%。本文对2020年之后中国GDP增速作两种假设:一种是2021~2030年GDP年均增长6%,2031年起年均增长5%;另一种谨慎的假设是2021~2030年GDP年均增长5%,2031年起年均增长4%。同时关于汇率的假设也有上述两种,因此我们将得到四个结果。假设中国2021~2030年GDP年均实际增长6%,2031年起年均实际增长5%,如果2020年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在5.6046,则中国不变价GDP规模将在2033年超过美国;如果2020年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在5.8305,则中国不变价GDP规模将在2034年超过美国。假设中国2021~2030年GDP年均实际增长5%,2031年起年均实际增长4%,如果2020年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在5.6046,则中国不变价GDP规模将在2041年超过美国;如果2020年之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稳定在5.8305,则中国不变价GDP规模将在2043年超过美国。综上所述,乐观估计是本世纪30年代中期中国不变价GDP规模超过美国,谨慎估计是本世纪40年代初中国不变价GDP规模超过美国。
即使二三十年后,中国GDP总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但我国人均GDP还远远低于美国的水平。2011年,我国人均现价GDP是5434美元,只有美国的11.2%。我国人均GDP要达到美国的水平,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除了GDP以外,另一个反映一国经济规模的常用指标是国民总收入(GNI),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GDP)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减去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一般地,两者相差数额不大。如某国对外投资和劳务输出大于引进外资和劳务输入,则该国的国民总收入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如,日本自1982年以来GNI一直高于GDP,平均比GDP高1.4%;美国自1996年以来GNI一直高于GDP,平均比GDP高1.1%;巴西自1990年以来GNI一直低于GDP,平均比GDP低2.4%。2000~2011年这12年中,我国GNI与GDP的比值平均为0.996,其中2007年和2008年,GNI略大于GDP,即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大于零;其他年份GNI略小于GDP,即国外净要素收入小于零。
衡量一国经济实力和财富水平,不仅要看GDP总量,还要看人均GDP;不仅要看经济总量,还要看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改变“重数量、轻质量”的发展模式,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降低经济发展成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逐步缩小地区间、城乡间差距,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仅反映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所服务机构的意见)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盛松成系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