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华社电 截至昨日19时,至少92家中央部门在其网站上公开了2011年度部门决算及“三公经费”等情况,占98个中央部门的93.8%。
这是中央部门继去年首度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之后,第二次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情况,并首次分部门公开行政经费。
去年公开持续数月
今年“爆发式”亮相
与去年中央部门首次公开“三公经费”持续时间较长不同,今年各中央部门在昨日“爆发式”集中亮相。截至昨日19时,至少已有92家部委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开了部门决算及“三公经费”等情况。而去年98个中央部门公开三公经费从当年4月14日持续至当年7月30日,其中还有外交部、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国务院侨办、国家煤监局等4个部门没有公开数据。
按照有关规定,今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2011年中央决算后,财政部要在20日内批复中央部门决算,中央部门收到财政部批复后陆续向社会公开决算。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今年中央部门是在收到决算批复后向社会公开决算等相关信息,公开更加迅速集中。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对记者说,如果说去年首度公开“三公经费”是一次改革探索的过程。“同时同步集中公开,并且大部分出现在部门网站的显著位置,中央部门今年公开的态度更值得肯定,更显规范与及时,有助于公众更好了解情况,化解疑问。”白景明说。
“三公”亮“细账”
增加名词解释说明
查看已经公开“三公经费”的部门网站,一系列细化公开的举措引发关注。“与上半年公开部门预算一样,此次各部门决算公开不仅统一了格式,而且内容更加细化,普遍增加了部门职能、机构组成等说明性材料,有的还提供了一年来的事业成效,更方便公众对比了解情况。”白景明说。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在“三公经费”细化上亦有突破,比如详细说明了与“三公经费”支出相关的车辆购置数及保有量、因公出国(境)团组数及人数和公务接待等情况。
“作为预决算公开的突破口,‘三公经费’公开逐步细化说明,有助于更好地接受百姓监督,这样政府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随意性就会得到遏制。”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说。
此外,今年相关部门在决算公开的文字说明中增加了名词解释,对预决算、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的专业名词进行了说明,对“三公经费”、行政经费的概念进行了解释。
公开表格数2变6
行政经费首亮相
除了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预决算,今年中央部门决算公开的表格也由2张增加到6张,内容更加全面。
与去年相比,今年中央部门决算公开一大亮点是各行政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的行政经费首次向社会公开。不过,记者仔细梳理各中央部门网站发现,在公开部门决算的部门中,并非所有部门都公开了行政经费。
对此,财政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这是因为行政经费专指行政单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履行行政管理职责、维持机关运行开支的费用。行政单位主要包括政府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主要包括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因此,不属于行政经费统计范围的部门和单位,就没有行政经费的公开内容。
部门经费存差异
最高相差近20亿元
目前各部门“晒”出的“三公经费”账单,从不足百万到超过20亿元,不同部门间差异很大。
“部门职责不同,‘三公经费’会存在差异,这是正常现象。”白景明说,有的部门职能特殊,用车较多,如公安部,执法用车很多;有的代表政府外交活动很多,如商务部,出国费用会相对多一些,因此不宜直接就数字简单作比较。
此外,不同部门人员数量不一,也导致“三公经费”产生差异,特别是实行垂直管理的单位,由于财政供养人员较多,其“三公经费”相对较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