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通胀回落态势不改 政策放松节奏趋缓

  在春节因素影响下,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5%,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近6个月以来首度出现涨幅反弹现象;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0.7%,比上月放缓1个百分点,正在逼近零涨幅的“通缩”界限。

  业内人士认为,1月CPI涨幅反弹是季节性的,此后CPI和PPI涨幅均有继续回落的空间。从近期的经济和物价数据来看,宏观政策继续放松的紧迫性有望得到一定缓解。按照经济下行-调控放松-预期改善-经济见底-新景气上升的逻辑,近期数据正继续印证这种经济周期框架。同时,经济周期各阶段的转换速率仍需随具体情况而修正。

  CPI和PPI走势迥异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1月CPI同比和环比分别上涨4.5%和1.5%,和上月相比涨幅均明显扩大。春节因素对1月CPI涨幅反弹有较大影响。食品价格方面,1月环比上涨4.2%,对CPI总体环比上涨的贡献达到89%。其中,蔬菜、鲜果等应季性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而对于周期性通胀影响较为关键的猪肉、粮食等食品价格仍相对稳定。 非食品价格方面,1月环比上涨0.2%。其中,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最为明显。国家统计局的报告认为,这主要是受节日影响旅游价格上涨所致。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认为,1月CPI涨幅高于市场预期,主要是春节和元旦两个假期的因素所致,目前物价总体回落趋势并没有改变。但近期中东局势动荡等因素抬升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我国也上调了成品油价格,这显示通胀压力仍不能小视。

  与消费品相比,工业生产者价格受假日因素的影响较小,1月PPI整体延续下降趋势。数据显示,1月PPI同比上涨0.7%,降至近两年多以来的新低;环比降幅为0.1%,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

  从同比涨幅来看,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已逼近“通缩”的边缘。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上涨6.1%,原料工业价格上涨1.7%,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9%。分析人士指出,PPI与工业企业盈利具有较密切的联系。工业产成品价格下降,下游消费品通胀压力仍然存在,这将给企业带来去库存和盈利下滑的压力。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1月CPI涨幅反弹不会改变年内CPI同比总体下行趋势。由于翘尾因素大幅回落,食品价格节后已经明显回调,预计2月CPI涨幅将大幅下降。

  物价仍有回落空间

  对于未来物价涨幅,业界普遍认为仍有一定回落空间。去年2月CPI和PPI环比曾分别上涨1.2%和0.8%,在翘尾因素的影响下,如果今年2月二者保持环比零增长,CPI同比涨幅将回落至4%以下,而PPI可能出现同比负增长。 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滕泰认为,1月CPI涨幅高于市场预期,这主要是季节和节假日因素造成的,其中食品价格是推动物价上涨的主因。2月CPI涨幅预计将回落到3.5%左右,生产活动低迷、出口和投资增速下滑依然是短期主要矛盾。

  海通证券(微博)发布的研究报告认为,1月份PPI环比涨幅继续出现负增长,表明当前经济总需求继续萎靡。但环比降幅的收窄,表明工业品绝对价格调整的压力正在逐渐缩小。结合基数影响和未来供需关系,2月PPI同比涨幅可能为-0.1%。

  申银万国(微博)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2月CPI涨幅预计将大幅度回落1个百分点。在需求下降以及货币增长处于低位的情况下,通胀走势将维持总体回落、前高后稳的格局。其中,7月份前后可能是全年CPI涨幅低点。

  政策放松节奏趋缓

  近期制造业PMI等部分经济指标出现反弹,而CPI涨幅仍处于较高水平,这些数据变化尽管并未改变宏观走势,但对于具体指标速度以及拐点的研判,均将产生实际影响。 “去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8.9%,经济增速并未发生预料之外的回落。目前来看,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仍将高于8%,宏观经济态势还是比较稳定的。”某权威人士对中国证券报(微博)记者说。

  而经济数据的变动,将引发不同经济阶段转换速率的修正。如果按照经济下行-调控放松-预期改善-经济见底-新景气上升的逻辑,当前可能处于调控放松或预期改善的阶段。上述权威人士认为,与前几年相比,宏观经济部门对于经济放缓的容忍度较先前有所提高。在此基础上,只要不发生突发性下行因素,经济增速、物价稳中偏降的态势仍将持续一段时间。

  专家同时提出,从近期的经济和物价数据来看,宏观政策继续放松的紧迫性得到一定缓解。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尽管1月CPI涨幅反弹主要是季节性因素导致,但反弹幅度超出预期,政策放松节奏可能趋缓。1月新增外汇占款可能高于预期,加上春节后现金回流,银行间流动性有所改善,央行在2月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有所下降。但从中长期看,央行仍需要下调存款准备金率100-200基点。

  也有分析人士认为,尽管实体经济数据呈现出稳定态势,但数量调控工具仍有一定实施空间。如果未来一段时间央行逆回购力度降低,外汇占款继续减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也在情理之中。

  央行于去年12月初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后,并未采取进一步措施。连平认为,当前物价不是影响宏观调控的主要因素,存款准备金率变动主要取决于流动性变化。

  而降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都在进一步降低。以1月为例,CPI涨幅为4.5%,基准利率为3.5%,“负利率”状况仍相当明显。方正证券(微博)首席宏观分析师汤云飞认为,当前国内的利息水平较低,真正刺激性政策体现在信贷发放方面,信贷量的控制并不在于存款的利率设置,基准利率没有必要进行大的调整。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微博)认为,2012年货币政策会在定向、灵活、有预判的前提下放松,其中对改善性住房贷款将会定向放松,对实体企业、出口企业、中小企业也会定向放松。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