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开 或现防风险和改革双主题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05日 18:26  新华08网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或双主题并重

  新华08网1月5日讯 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于1月6日起召开。作为中国金融界最高规格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自1997年开始隔5年举行一次,每次都推动国内金融领域重要改革。在全球经济被二次危机阴影笼罩以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此次会议备受各界瞩目,业内人士预计届时将明确未来金融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风险防范和改革 会议或现双重点

  回顾历届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会发现“风险”和“改革”两大主题围绕。1997年的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召开,会议侧重关注“风险”,加强了中央对全国金融系统的集中统一领导。2002年召开第二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当时中国已入世,在此大背景下会议重点关注“改革”,让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条件成熟后可上市。2007年召开了第三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继续强调“改革”,成立了中投公司,推进中国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

  即将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市场对会议重心众说纷纭,一些专家纷纷提到风险防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微博)在接受东方早报(微博)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形势下,此次会议上“风险”和“改革”两个主题可能并重。他指出,第四次会议不仅应关注外部风险,还应关注内部风险,“欧债危机仍在进行,中国金融机构需要抵御外部风险输入。此外,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政策留下了不少风险隐患,如地方融资平台问题等亟待解决。”

  第一财经研究院则认为,金融工作会议或更强调风险防范。据证券时报报道,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指出,2012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正处于全球金融、经济危机爆发频率加快的时期,由此判断,金融工作会议应该更加务实,有关防风险的问题或将更加突出。毕竟,在“稳中求进”的政策总基调要求之下,金融首先要稳,其次才是追求市场化的进步。

  金融国资委再遭热议 是否建立存悬念

  自2006年就有提法的组建金融国资委,历时5年争议。在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召开前夕,关于金融国资委的猜想再起热议。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就建立金融国资委相关问题接受中国证券报(微博)采访时表示,中央与地方各类国有金融机构的管理,确实应该统一。统一管理当然要有一个“载体”,而这个“载体”的建立要考虑成本、效率。他认为,完全可以在改造中央汇金公司的基础上搭建。该机构在管理中要遵循市场规律,并着眼于培育中国金融机构在国际同业中的竞争力,但不应一味追求金融资产管理“规模越做越大、增值越快”。

  中国银行(微博)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也在接受中国证券报采访时表示,借鉴国际国有金融资产管理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目前我国迫切需要建立政府管理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新型国有金融资产管理体制,新设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家统一行使出资人的职能。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在接受东方早报采访时则认为,成立一个国家机关以行政方式行使出资人角色,会让人担心它的效率和管理会有问题。“公司化、市场化的治理方式是一个方向,应该在这条线路上做探索。”

  中国证券报报道称,据相关人士透露,预计此次金融工作会议对成立金融国资委不会着墨过多,可能不会形成决议性文件。

  完善金融监管 宏观审慎监管待破题

  2010年初,20个部委办局“总动员”,并分头领衔由国务院直接部署的“15项重大金融课题”,包括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微博)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一个重点就是,借鉴欧美金融业在危机中暴露出的问题,完善中国的金融监管。其中主要的内容包括:如何健全宏观审慎监管机制?

  过去全世界的金融监管只是微观审慎监管,无法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据夏斌介绍,虽然国外在上世纪70年代初就已提出宏观审慎管理或监管,但是真正开始认真研究并被国际社会普遍重视,是这次金融危机之后。

  专家普遍认为,此次金融危机的教训表明,不能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或单个行业的风险,要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出发防范系统性风险,抓紧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不断创新工具和手段,作为防范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制度安排。

  夏斌在回答中国证券报提问时剖析了实施宏观审慎监管需要注意的问题。他认为,要联系中国实际来研究这一问题,一次金融工作会议恐怕难以彻底解决,许多方面还亟待破题。例如,贯彻动态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与贯彻巴塞尔协议是什么关系;存贷比管理与巴塞尔协议Ⅲ、与央行灵活的宏观调控又是什么关系等。

  金融改革重点或转向价格信号及金融市场

  专家认为,在金融监管体制之外,金融体系的改革重点也将有所转换。巴曙松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时表示,从大趋势看,过去主要是基于金融机构的改革,这些改革告一段落后,现在将转向利率汇率机制,这些价格信号和金融市场的改革。

  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微博)也对经济参考报表示,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最为紧迫。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