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梁敏
由于翘尾因素影响大幅减少,加之食品价格及原材料价格回落,11月份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双双超预期回落,市场对政策宽松的预期进一步升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推升通胀的诸多因素仍未消除,稳物价仍不可掉以轻心。因此,有专家预计,短期内货币政策力度不会明显放松。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数据显示,11月份CPI同比上涨4.2%,较10月份大幅回落1.3个百分点,创下年内新低;环比则下降0.2%,为近8个月以来首次回落。
统计局分析认为,11月CPI出现大幅回落主要是两方面原因影响:一是去年同期基数较高,11月份翘尾影响大幅减少;二是11月份蔬菜、肉禽等食品价格环比出现回落。
CPI连续四个月出现回落,显示通胀压力明显放缓,物价趋降已经成为市场共识。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微博)预计,通胀将在未来几个季度持续放缓,尽管农历新年期间食品价格会上涨,但涨幅可控。
不过,PPI的下滑速度比CPI更为明显。数据显示,11月PPI同比上涨2.7%,较10月大幅回落2.3个百分点,创近两年新低。
“CPI和PPI的数据都比市场预期要低,”交通银行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表示,在通胀拐点已经确认的同时,PPI的同比下滑显示在外部需求不乐观的情况下,我国实体经济存在下滑风险。从目前公布的数据看,预计今年四季度GDP的增长可能也会低于预期,降至9%以下。
在此背景下,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宏观经济的主要风险正在快速由通胀转移至增长,市场对宏观政策进一步宽松有了更多期待。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表示,未来央行政策措施可能除继续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之外,还包括加大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主动增加流动性的力度,对宏观审慎性监管采取逆周期调控。
唐建伟也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可能在稳健的基调下适度放松。除了继续下调准备金率,公开市场可能以净投放为主,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调节来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和适度;同时,信贷投放规模也可能适度增加。
但值得关注的是,从外部环境来看,欧洲近两个月已经两次降息保增长,美国债务居高不下,多国央行量化宽松呼之欲出,大宗商品重拾升势将会加大我国输入型通胀的压力;从内部来看,农产品价格、劳动力成本等上涨因素仍在,稳物价仍不可掉以轻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员张立群指出,近期货币政策收紧的力度有所缓和,但方向没有改变,预计2011年内货币政策力度不会明显放松,明年货币政策仍会实行稳健货币政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