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物价年度拐点或可确立 全年通胀形势可控

  ⊙记者 秦菲菲

  正如市场预期,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触顶回落。

  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数据,8月份CPI同比上涨6.2%,涨幅较7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部分专家表示,年度“拐点”或可确立,但全球流动性宽松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国内生产成本上涨压力依然存在,下半年价格小幅缓慢回落的可能性较大,全年通胀将呈现“前高后调整”的可控局面。

  在物价上涨幅度暂缓,但此轮通胀周期仍未结束的背景下,下一步货币政策走向备受关注。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考虑到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仍未排除,国内的政策走向要避免突然转向导致调控成果前功尽弃,短期难言转向。

  食品依旧“领涨”

  通胀“拐点”隐现?

  食品类价格上涨依然是CPI高企的最大推手。

  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3.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02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最为明显,涨幅达29.3%,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89个百分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微博)认为,8月CPI同比回落趋势符合市场预期。食品价格依然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动力,但增势趋缓。

  其中,猪肉价格仍高位上涨,但8月份环比增幅已从上月的7.7%收缩到1.3%,而鲜菜价格环比更是出现0.2%的降幅,这显示调控措施正在见效。

  1月至8月份累计,我国CPI同比上涨5.6%。

  部分专家表示,年度“拐点”或可确立,但全球流动性宽松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下半年价格小幅缓慢回落的可能性较大,全年通胀将呈现“前高后调整”的可控局面。

  “经济总需求回落,输入性通胀因素在减弱,食品价格的涨幅正在得到控制。总体来讲,CPI同比涨幅应当已经基本见顶。”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专家张晓晶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

  “‘拐点’的大方向较为明确。”北京大学教授宋国青解释说,“因为影响前期物价上涨的食品价格运行平稳,秋粮生产形势也较平稳。”

  环比涨幅明显

  通胀压力犹存

  也有专家认为,物价水平开始回落,但“拐点”是否真的出现,现在判断还为时过早。

  从昨日公布的CPI数据看,尽管同比数据出现回落,但环比涨幅依然延续。

  8月份,CPI环比上涨0.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6%。

  在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看来,由于去年下半年的基数较高,因此,环比数据对于判断CPI走势更加重要。

  记者注意到,自6月份以来,CPI环比增幅较此前月份已经有明显上升,连续三个月涨幅分别为0.3%、0.5%和0.3%,而4、5月份的涨幅仅为0.1%。

  尽管8月物价上涨幅度暂有缓和,但此轮通胀周期仍未结束,外部形势的复杂性也加剧了我国应对挑战的困难。

  鉴于经济数据普遍低迷,世界多国将提振经济而非应对通胀作为首要任务:日前美联储表示将超低利率至少维持到2013年中期后;欧洲多国表示将继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土耳其、巴西等新兴经济体降息,全球货币宽松迹象明显。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际经济暗流涌动,输入性通胀和物价结构性上涨的特征明显。“农产品价格上涨可能还会持续,需要提防后期新涨价因素、国际流动性传导等可能还会影响到明年的翘尾因素。”

  货币政策总体方向

  不会改变

  8月物价涨幅高位回落,下一步我国货币政策走向备受关注。

  此前,CPI同比增幅回落的预期,加上欧美各国重拾宽松货币政策,令市场对我国货币政策走向产生猜想。但不少专家表示,虽然8月CPI同比增速回落,但未来进入连续下滑通道的趋势尚未明确,货币政策总体方向不会改变。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更直言:个别月份的物价冲高回落不可能引起货币政策总体方向的改变。

  “根据我国调控物价的历史经验,当CPI刚刚出现触顶回落的情况,从紧政策不可能立刻发生改变。”在贺强看来,从物价触顶回落到出现连续回落趋势的期间,从紧的政策只可能发生一些个别方面的松动。

  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5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但基准利率仍低于同期CPI涨幅。在很长一段时间,城镇居民都面临“存款跑不赢物价”的财富减损局面。

  对此,有权威专家告诉记者,一般来说,货币政策要等CPI出现明显三个月下降后才会有所放松。

  “即使现在不少人认为货币政策已经出现‘超调’,但由于CPI短期不会出现连续明显下滑,因此货币政策目前不可能会放松。”该专家称。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