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老龄人口年增620万:老有所医成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8月23日 03:19  21世纪经济报道

  刘涌

  “我国在最近五十年内,老龄人口数量仍居世界第一。”中国社科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王延中说,“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出现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人增加到2.21亿人。而从2020年起,我国老龄人口将以年均620万人的速度增长,直到2050年突破4亿人。

  在人口老龄化涉及的多个领域中,医疗体系关系最为密切。人口老龄化将带来慢性疾病的大幅增加、医疗费用上升,甚至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

  “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把重心下沉,构建以社区为核心的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形成社区-家庭双向互动模式。”国家医改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党委书记饶克勤如是说。

  中国“变老”了

  200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已经达到7%,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当时,我国的人均GDP仅1000美元,远低于国际上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五千到一万美元的平均水平。

  饶克勤提供了一组关于老龄化发展的数据:从2000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年均增加596万人;从2020年到2050年时加速老龄化阶段,年均增加620万人。到2050年,老龄人口将突破4亿,老龄化水平也将达到30%。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军认为,从2015年起,我国养老的经济负担将会明显加重,2020年-2030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影响最为显著的阶段。如果没有明显的科技进步,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将无法避免。

  根据这一预测,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影响的高峰将在5到10年之后到来。但王延忠指出:“但从现在起,中国就应该探索老龄化问题的应对策略。”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年度死亡规模和死亡率基本保持稳定,但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导致出生率迅速下降,”王延中分析,计划生育政策一方面增大了我国劳动人口比重,另一方面也与今天的人口老龄化密切相关。

  王延中表示,由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人口结构变化,也有一些长期执行的政策不符合实际状况需要。“现行的退休年龄仍在沿用50年代的政策,人为减少了劳动力供应,却提高了老年抚养比。”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的七个重点任务,包括老年社会保障制度、老年医疗卫生保健、家庭养老支持政策、老龄服务、老年活动场所和无障碍设施建设、老龄产业,以及老龄法制建设和法律服务。

  “老有所医”成难题

  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将导致我国的居民“病谱”由以传染病为主转变为以慢性病为主。

  饶克勤提供一组相关测算数据:2005年,我国慢性疾病患病人数为2.18亿人。随着老龄化进程,到2020年将达到3.58亿人。其中,高血压、肿瘤和糖尿病的增长幅度最大。

  慢性病的多发意味着更漫长的治疗周期和更为高昂的医疗费用,而如果没有良好的保障制度,甚至还将导致病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

  “现在的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还只能覆盖到50%以上的城镇劳动力人口,而相当数量灵活就业和农民工就很难加入。”王延中说,已经建立的新农合医保和城镇居民医保报销比例只能补偿实际费用的50%。

  饶克勤介绍,未来将推进老年医疗保障制度,并着手建立老年人护理保障制度。

  “加强护理的制度性建设,意味着重心下沉,从现在的医院护理转变为未来的社区护理。”饶克勤如是说。

  在传统理念中,对老年人的护理仅仅存在于医院护理的层面,更多是对疾病的治疗。这一方面会带来高昂的费用,消耗大量医疗资源,同时也会给老年人带来诸多痛苦。而将护理从医院转向社区,从治疗转向保健,则有可能效率更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有三分之一的慢性疾病可以通过预防保健避免,三分之一可以通过及早发现而得到控制,三分之一通过病患与医生的有效沟通提高了治疗效果。

  这也就意味着,应对慢性疾病,基层社区当中长期的预防保健显得更为有效。

  “未来我们努力建立的体系,将是以社区为核心、家庭为基础,专业的老年卫生机构为依托,集预防、医疗、康复、护理和临终关怀为一体,构建社区-家庭双向互动的模式。”饶克勤如是说。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