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昨日宣布,从2011年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今年第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去年以来的第九次上调。在本次调整之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再创新高达到20%,中小金融机构为16.5%。众多业界专家认为,回收流动性以消除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是本次准备金率上调的原因。
继上周3个月期央票收益率涨升之后,本周二1年期央票收益率也上涨逾20个基点。业界专家对此的判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加息或者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的信号。出于全面考虑,加息会延后进行;另一类判断则是,出于恢复公开市场调节流动性的考虑而做出的调整。从周四3个月期央票的发行结果看,这两个判断都有一定道理。
2月CPI与1月持平达4.9%,超出市场各方会微幅下降的预期,而高达7.2%的PPI则创下29个月的新高,其最终必然向消费终端传导从而进一步增强通胀压力。
正如专家所预料的那样,央行在仔细权衡后没有选择加息这样的价格型工具,而是选择了存款准备金率这样对各方面影响都比较小的数量型工具。这至少说明,央行当前还是侧重于“从根本上消除物价上涨的货币基础”,于是选择了调高存款准备金率。这也验证了央行行长周小川(专栏)存款准备金率“肯定还是需要用的”表态非虚。
在2月24日央行年内第二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后,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依然在下行通道,这意味着资金流动性依然相对充裕,因此,3月份央行不得不想办法继续回收流动性,以平衡或调节货币投放。
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交易员称,尽管目前公开市场回笼功能正在逐步恢复,这种恢复是得益于央票一二级市场利率倒挂现象的消退,但仍无法满足回收3、4月份近万亿的资金。而且本周3月期央票发行利率的持稳显示了央行此前连续提高央票发行收益率的重点在于回收流动性。因此,央行选择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也在情理之中。
近日,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预期3月份CPI将同比上涨5.1%,并维持上半年中国加息两次的预期不变,但考虑到CPI或在年中才能达到最高,将加息的时间预期调整为5~6月。
此外,多位业界专家也再次重申,在此次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加息的阴影并不能完全消除。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日趋复杂的形势下,央行在选择使用价格型工具进行金融宏观调控时会更加谨慎。
但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微博 专栏)不这么认为。他分析,本次上调的主要原因依然是CPI过高,并且认为本次之后央行不会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吴晓求给出的理由是,目前资金已经很紧张,后续政策最好不要再动,再动会出问题,引起经济波动。
至于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会造成什么影响,业界分析人士认为影响不大,不会改变市场既有的节奏。
“这两天A股相对较弱的走势实际上已反应了市场对于加息或者是上调存款准金率的预期,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其实还是表明了决策层控制流动性、控制通胀的决心。”信达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刘景德认为,既然预期已提前反应,因此股市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可能会稍微下探,基本还会维持震荡盘整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