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正要很稳健地、协助实体经济把“十二五”搞好的话,中国的银行业必须把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做好
【《财经》记者 张曼】12月17日下午,在 “《财经》年会2011:预测与战略”论坛上,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顾问沈联涛认为,中国银行业已经开始走出去,但在向国际金融市场进军的过程中,要思考自己的市场定位、如何控制国际风险、如何走出去等问题。他认为,中国银行业将直面如下挑战:
第一,银行业自己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就是法人的问题。“怎么管好自己内部发展的战略,你搞理财我也搞理财,你搞信用卡,我也搞信用卡。”沈联涛说,“每个银行有自己的战略,看清楚自己的定位在哪里,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才能使市场公平竞争。”
第二,风险管理模型。沈联涛认为,本次金融危机的最大教训是,最发达国家的最先进金融风险模型是失败的,在危机之中是没办法预测风险的,大银行的风险管控系统不能够控制它的系统性风险,连流动性风险也没有办法预测出来。他认为,中国银行未来走出去的过程中,应建立符合自己市场特色的风险管理模型,在这方面真正做出创新。
此外,中国的银行体制在风险管理方面没有特别注重现金流。中国银行业过度注重抵押品,抵押品是重要的,但沈联涛认为,“抵押品实际上是第二线,第一线是现金流。”
最后,沈联涛认为现在的国际会计准则“有点问题”。“如果市场是疯狂的,你的价格是跟疯狂一起走,那么资产负债表的准确性究竟在哪里?”他表示,如果真正要很稳健地、协助实体经济把“十二五”搞好的话,中国的银行业必须“把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