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一观察:中国着力对物价过快上涨釜底抽薪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2日 21:01  中国新闻网

  作者 石岩

  作为对当下进行的物价维稳战的回应,12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一表述被视为中国政府对于保持明年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郑重承诺。

  从此次会议提出的明年经济工作的六项任务可以看出,中央对于稳定物价既抱有充分的决心和信心,正对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实施“釜底抽薪”的战略,并有相当成熟的对策。

  在这六项任务中,“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位居第二,这表明中国决心从市场供给这一源头着力解决物价问题。须知,粮食价格的稳定对于物价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粮食生产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能力,抓住了粮食生产,也就稳住了中国经济的底盘,从而从根本上摧垮物价大幅上涨的基础。

  基于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清醒认识到,中国“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基础不牢固”,同时指出,要千方百计确保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农业生产补贴,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粮食主产区投入和利益补偿力度。

  除了上述举措,当局还着力于从长远角度解决粮食生产的后顾之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入手,同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着力提高耕地质量。这些举措,无疑都是解决粮食生产问题的长远之策、治本之策,必将在巩固中国粮食总产“七连增”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和增强粮食生产能力,管理好通胀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当局对于物价调控中可能出现的“粮贱伤农”等情况也有预备之策,强调强农惠农的思想认识只能增强不能削弱,强农惠农的政策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意在免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会议同时提出,要把信贷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特别是“三农”上,也延续了其对“三农”问题一贯倚重的方针。

  除了供给环节的根本加强,当局还对物价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流通环节的建设予以规范和巩固,提出在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的同时,认真搞好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确保群众吃上放心食品。

  同时,在货币管理上,当局强调,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体稳健、调节有度、结构优化的要求,把好流动性这个总闸门。这是应对通胀预期的治本之策,这也将有助于减弱物价上行的压力。

  对于正在进行的物价调控,当局始终强调,将坚持以市场力量为主、行政力量为辅的方式进行,这一方针在此次中央经济会议中得以延续。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重点治理,保障民生、稳定预期”的原则,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全面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工作,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这是对经济规律的尊重,更是对广大民众根本利益的负责。(完)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