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 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昨日发布《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如何调查和生成的》一文,对CPI调查和生成过程进行了详细解释。
食品价格5天调查一次
文章指出,国家统计局根据全国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抽样调查资料统一确定,CPI调查共分八大类262个基本分类,具体代表规格品由各地确定后报国家统计局审定。比如粮食制品,国家统一确定基本分类,各地抽选地方特色粮食制品,北京选择的是馒头、火烧和大饼等规格品,贵阳选择的是米粉、卷粉和宽粉等规格品。
计算我国CPI的价格资料来源于31个省(区、市)共500个调查市县的5万个商业业态、农贸市场,以及医院、电影院等提供服务消费的单位。国家统计局派出约4000名价格调查员直接收集价格原始资料。调查员必须按照“定人、定点、定时”开展调查工作。对价格变动比较频繁的食品,每5天调查一次;对大部分工业产品,每月调查2至3次;对水、电等政府定价项目,每月调查核实一次。
价格信息直达国家统计局
从今年初开始,国家统计局为全国50个城市的调查员配备了CPI手持数据采集器,调查员只要将现场采集到的价格信息输入其中,就能立即传送到国家统计局。这套系统还具有调查员定时定位、数据修改痕迹记忆等诸多功能,为确保源头数据的真实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我国CPI的权数主要根据全国12万户城乡居民家庭的消费支出详细比重确定,每五年调整一次。市县统计部门按照国家统一的统计标准、口径和方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计算本市县的CPI。国家统计局对各省(区、市)计算的CPI数据进行审核确认后,按人口和消费水平加权汇总计算全国的CP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