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近期关于“中国货币超发”的议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马德伦表示央行不会放任通货膨胀。
“当前一些人采用M2减去GDP的方法来计算,认为中国的货币超发,会出现高通胀,这种计算方法是不科学的。经济增长意味着货币增发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马德伦11月9日表示。
马德伦是在当天举行的国际金融论坛2010年北京全球年会上作此表示的。在这次年会上,与会人士普遍表达了对美联储二次量化宽松(QE2)可能引发后果的不满,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
“中国货币超发论不科学”
在11月9日的年会上,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提出,中国现在让人担心的问题是货币供应量太大。“首先是货币供应量增速高过经济增长速度,其次外汇占款造成被动投放的货币较多,以及较大的贸易顺差,还有热钱流入,都导致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增长的实际需要。”
戴相龙指出,尽管这个问题已经存在一些年,之前物价比较平稳主要是因为一些领域还没有进行价格改革,“但现在要推进这些领域的价格改革,物价上涨问题就会暴露出来”。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则在会上表示,10月份CPI很可能超过4%。因为国际油价和粮价都上涨,会带来输入型通胀。今年通胀率能够控制在5%以下就不错。加息是势在必行,但加息会导致中美利差加大,热钱进入的可能性更大。
对这些议论,马德伦在会上回应说,央行对货币供应量有总的调控目标,不会放任通货膨胀。“央行对通胀风险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央行密切关注热钱流入等,并通过公开市场操作进行对冲。”
马德伦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货币化,货币增发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这既是经济本身的需求,也有货币周转速度的影响。
对美国再度开动印钞机将引发的全球性冲击的担忧弥漫在当天的会议上。马德伦批评说,QE2或许会令美国经济有一定的改善,但对全球经济的不利影响已经显现出来,通货膨胀,资产价格泡沫,全球经济失控风险增加,这些方面都需要警惕。“美国制定经济政策不仅要顾及自己,也要顾及其它国家,不仅要顾及现在,也要顾及未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