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拷问楼市调控之根:各地必须加快供地速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26日 08:22  东方早报

  “地”为调控之根,“供”与“求”乃调控之两翼。

  据新华社上海10月25日专电 “地”为调控之根,“供”与“求”乃调控之两翼。随着“限购”等一系列“调需求”措施显现成效,各方也愈加关切:后市的住宅和土地供应能否有效增加,年初制订的“18万公顷”供地计划能否圆满“落地”?

  一线城市供地步伐缓慢

  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30个省区市2010年度住房用地计划拟供应量约18万公顷,与去年全国住房实际供地76461公顷和前五年平均年度实际供地量54650公顷相比,增幅翻倍。

  中国指数研究院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105个城市累计供应住宅用地30928.4万平方米,同比(比去年同期)增加59%。从月度分布来看,除今年7月土地市场供应量略低于2009年7月之外,其余月份供应量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土地供应同比增幅每月均在100%以上,但自4月起,增幅便回落至60%以下。9月,全国105个城市共推出住宅用地3726.6万平方米,环比(比上月)增加29%,但同比增幅仅11%。土地成交也量走出了相似的曲线:今年前九个月,105个城市累计成交住宅用地22989.4万平方米,同比增加49%。不过,土地成交量4月后也明显降温,8、9两个月更出现同比负增长。

  截至10月15日,上海今年以来已累计供应保障性住宅用地764公顷,离“770公顷”的年度计划只一步之遥。而上海全市累计供应住宅用地有948公顷,已完成住宅用地计划的86%。不过,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一线城市中仅上海和广州的供应量超过去年同期水平。10个重点城市中,一半城市的供应量尚不及去年同期水平。

  “优质地块”依然创高价

  这一轮调控以来,各地依然偶有高价地块“冒头”。今年9月出让的上海黄浦江沿岸E18地块、南京下关区滨江江边路以西的1号及3号地块,成交价分别是48.28亿元、121.41亿元以及78.93亿元,是今年4月“国十条”出台以来各地涌现的三块具有代表性的高价地块。

  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说,虽然调控对土地市场的交易造成了一定冲击,但热点地区的优质地块仍备受开发商青睐。不过,相比而言,全国层面土地市场走势较稳。

  上海9月出让的黄浦江沿岸E18地块成交价高达48.28亿元,与底价较高相关,其41.3%的溢价率并不算高。今年一季度以来许多高价成交的地块,其溢价都低于去年的平均水平。上海10月20日成交的12幅经营性用地中,有7幅地块仅以底价成交。

  不过,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提醒:今年4月“国十条”出台后,虽然房价涨幅收窄,但整体上依然处于高位,房价难以下跌,致使开发企业仍旧勇于以较高价格拿地。

  “限购毕竟是临时手段”

  9月底以来各地陆续推出的调控细则,大多明确提出继续增加居住用地尤其是保障性住房用地的供应。比如,上海规定,“保障性住房和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不低于住房用地供应总量的70%”,“在土地出让合同中明确保障性住房配建比例”。杭州市则规定,“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量和供应比例,并按年度分解用地供应计划,确保落实到具体地块”。

  “‘限购’等毕竟是临时性手段,一旦压抑的需求得到释放,而后续的供应无法满足,则房价又会面临上涨压力。”陈晟说,“因此新一轮调控更需要解决土地和住宅有效供应不足的问题。”杨红旭说:“各地必须加快供地速度,尤其是房价较高、供应紧张的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从而抑制地价上涨。否则,将影响后续的住宅供应,而在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下,很难期望房价会明显下跌。”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