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韦良
昨日,市场翘首以盼的经济数据公布,其中7月份CPI同比上涨3.3%,涨幅创下年内新高。对A股来说,这是“利好”还是“利空”?
CPI接连走高显然不是好现象,关键是CPI的回升说明商品价格继续上扬,尤其是,国内外复苏形势转好,使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反弹走势。
说利好,自然是有利于资源股和抗通胀可以转嫁成本的消费股,这两大板块均是市场核心力量,走强也会带动指数。
说利空,是担心其和“调结构”背道而驰,引发紧缩之手继续握紧。
矛盾已经体现在了昨日A股的走势上。
从技术面来看,股指在2600点附近的争夺仍在继续,2680点至2700点前期密集成交区的压力也如利剑在悬。
另外,大盘三连阳后已经逼近120周线,120周线是1664点见底反弹以来的“高压线”,几度上攻始终难以成功逾越。因此,与宏观经济关联度最高的蓝筹股最终会对7月CPI以及未来走势做出怎样的解读,将成为行情演绎的重要决定因素。
所以,昨日盘面虽收小阳,但多空双方的争斗仍未见胜负。
还是继续我们队2681点和2520点哪头先到的话题吧。
想先见2681点,前提是2588点不可有效击穿。一旦下破2588点,后市将再下台阶,直接考验2511点甚至2490点。反之,2588点若能不被有效击穿,而且反抽很可能收复2622点,后市还可重拾升势。
从月线看,上月阳线是明显的破位反抽,本月下跌或二次探底都属正常。而本月能否再阳首先取决于2588点能否撑住,撑住本月就有再阳的可能,否则本月收阴的概率就大了。
因此,2588点将成短期生命线。
周线走势上,周二的下跌并未损伤到7月以来的反弹形态,超过10%的反弹之后,技术回调至中期均线的位置很正常。所以,近期股指所展开的阶段性振荡,有利于化解前期市场上涨所带来的个股溢价风险。在没有明显偏空因素影响下,市场展开结构性调整的同时往往带了更多的个股阶段性机会。
所以,别急,既然主力也左右为难,咱能怎么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