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薛志伟 冯其予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3.3%。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分析认为,抑制物价上行的因素影响大于推动物价上升因素,全年物价将维持基本稳定。
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3%,环比上涨0.4%。1—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
从环比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六涨一平一降,价格的上涨主要是受食品价格和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的影响,两类价格分别上涨0.9%和0.8%。 从同比看,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六涨二降。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受翘尾因素的影响。在7月份同比增长3.3个百分点中,有2.2个百分点是由翘尾因素形成的,另外1.1个百分点是由新涨价因素引起的。二是在新涨价因素中,主要因素是食品价格上涨带动。7月份,我国从南到北天气多变,洪涝灾害比较严重,造成蔬菜、粮食、鸡蛋等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鲜菜价格上涨了22.3%,粮食价格上涨11.8%,肉禽及其制品上涨4.1%。特别是在7月份,猪肉价格有比较大的上涨。食品价格上涨对新涨价因素的贡献在70%左右。
7月份,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4.8%,涨幅比6月份回落1.6个百分点;7月份,生产资料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5.7%,涨幅比6月份回落2.1个百分点;生活资料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2.1%,涨幅比6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
从月度环比价格变动看,工业品出厂价格呈下降趋势。7月比6月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0.4%。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指出,PPI回落的主要原因一是基数影响,去年同期基数带来的滞后影响逐月减弱;二是除煤炭价格涨幅进一步扩大外,其余重要生产资料价格涨势趋缓。原油和成品油价格涨幅明显回落;受铁矿石和生铁等原材料价格有所下降,钢材主要产品需求趋弱的影响,钢材价格涨幅继续回落。
关于物价后期的走势,盛来运认为当前的物价上涨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既有推动物价上行的原因,也存在抑制物价继续上涨因素的影响。上行因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现在农产品价格变化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随着国际小麦的减产,国际粮价上涨对国内市场会产生一定的刺激;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工资成本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传导到消费价格。
同时,影响CPI价格下行的因素也很多。第一,经济适当的回调,工业和投资增速等的回落会影响CPI下行。第二,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通胀预期的管理,银行信贷M2增速7月份继续减缓,7月份当月增长17.6%,比上月下降0.9个百分点。另外,相关部门也非常重视市场秩序的管理,对一些影响市场价格的行为进行监管,通胀预期管理的效果明显。第三,生产环节价格的下降,涨幅的回落会对后续产品的传导压力有所缓解,对CPI的传导也会减弱。如PPI7月份比6月份涨幅回落了1.6个百分点,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也回落了2.3个百分点。
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8月份以后,物价的翘尾影响将减弱。6、7月份翘尾影响是2.2%,8月份的翘尾因素会回落到1.7%,9月份是1.3%,翘尾因素的减弱将对CPI下行产生直接的影响。
此外,从粮食总量供求来看,前6年我国粮食连续丰收,今年夏粮虽然略有减产,但仍然是丰收年,所以粮食总的供求格局没有改变,粮食库存保持在安全线上,这是我国粮食价格乃至整个CPI基本稳定的保证。
盛来运指出,综合这些影响,总的判断是抑制价格上行的影响可能要大于推动价格上升的影响,全年物价将维持基本稳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