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实体经济增速开始放缓 机构建议政策适当放松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15日 15:14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7月15日下午消息,国家统计局公布宏观经济运行数据,上半年GDP同比增长11.1%,PPI同比上涨6%,6月CPI同比上涨2.9%。对此,业内人士表示6月CPI涨幅明显低于预期,经济增速也开始放缓,针对下半年宏观政策,机构建议政策适当放松。

  CPI低于预期或将重回3%

  之前,业内普遍预测6月CPI料将创出新高,同比涨幅水平甚至达到3.4%左右。有券商认为,由于今年的恶劣天气导致价格波动幅度加大,在食品类中6月蔬菜价格大幅反弹,而粮食与猪肉价格也处于上升通道之中。

  实际上,上半年CPI同比上涨2.6%,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认为,上半年的CPI涨幅较为温和,不过相比5月份3.1%的同比上升,6月2.9%的CPI涨幅是一种出乎市场预料的下降。他认为,虽然蔬菜价格的下降不会持久,不过潜在的通货膨胀压力已经开始缓和,CPI或许在7月份时站上高点,随后会逐渐下降。

  澳新银行刘利刚也表示,6月CPI通胀率出人意料地下跌至2.9%,比上月低了0.2个百分点,尽管通胀出现了短暂下跌,但由于近期猪肉价格再度上涨,同时南方水灾影响了农业收成,CPI将在未来数月再度回到3%以上。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则指出,6月CPI低于市场预期,其高点或许在3季度出现。

  实体经济增速开始放缓

  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6月份工业增加值13.7%、PPI环比-0.3%,对此,华创证券宏观分析师周东海对新浪财经表示,这“远低于市场预期”,而数据显示,实体经济增速明显放缓。

  诸建芳也指出,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将来或许会放缓至9%左右的水平。

  事实上,经济增长开始有所回落在市场的意料之中。国信证券此前就预计6月总经济景气开始小幅下滑,工业增加值同比增幅降低意味着实体经济增速有所回落。

  对于工业增加值的下滑,澳新银行刘利刚表示,部分由于基数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政府在二季度对钢铁等高耗能产业进行关停。

  不过,刘利刚指出,之前电力消费数据弱于预期,电力增速的降低与重工业增速放缓有关,表明再库存化过程基本结束。由于中国的财政刺激计划仍在持续,西部大开发若干项目的提出,甚至南方水灾造成的对水泥、钢铁以及其他建筑材料的需求,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对工业增速形成较有力的支撑。

  机构建议政策适当放松

  针对目前的经济走势,“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大力度的概率较小,二季度是政策底”,周东海表示,考虑到中国内需有巨大潜力,政策回旋余地大。

  而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指出,从4月份开始,工业增加值已经是连续第三个月下降,需要警惕其继续下滑的风险,所以,从政策上看,下半年宏观政策避免经济大起大落,应该适当放松。

  野村证券孙明春也同意这一观点。“我们相信二季度和6月份的数据会让决策者重新考虑他们的紧缩政策,特别是1月份推出的激进的信贷紧缩政策(7.5万亿元的信贷额度)。我们预期下半年会放松部分的紧缩政策,特别是信贷额度措施。”

  宏观政策的放松,诸建芳认为是结构上的松动,他认为加息的可能性降低。不过野村证券仍预期三季度会有一次加息,因为实际存款利率已经处于负值。如果7月份CPI通胀真如预期的大幅走高,或许为中国人民银行在8月份加息提供了一个好机会。(超彦 发自北京)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