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WTO批评中国出口限制 专家指责欧美吹毛求疵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6月01日 13:31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6月1日上午消息,今日世界贸易组织发布报告批评中国的出口限制。对此,国内专家认为,中国限制出口的政策符合中国资源保护法以及WTO的有关规定,别的国家没有理由吹毛求疵。这份以WTO名义发出的报告,实则仅听取了欧美相关利益方的需求。

  今日有报道称,据世界贸易组织在两年一次的中国贸易政策评估中表示,中国对其出口的大量限制,更多的是扭曲了全球贸易,而没有达到理论上保护环境和平衡本国贸易的目的。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梅新育表示,美欧方面不必过早急于援引世贸组织这份评估报告大做文章,因为这仅仅是一种道义劝说,而不是对中国贸易政策合法性的裁决,中国限制战略资源和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只不过是在行使自己不可剥夺的权利。

  据悉,在1974年5月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中,其第四条(5)款宣布:“每个国家对自己的自然资源和一切经济活动拥有充分的永久主权。为了保卫这些资源,每个国家都有权采取适合于自己情况的手段,对本国资源及其开发实行有效控制,包括有权实行国有化或把所有权转移给自己的国民,这种权利是国家充分的永久主权的一种表现。任何一国都不应遭受经济、政治或其他任何形式的胁迫,以致不能自由地和充分地行使这一不容剥夺的权利。”

  “世贸组织上述报告指责中国上述出口管制措施目的主要是借此满足国内需求,并由此构成了对中国国内制造业的隐性补贴;即使中国政府实施出口管制确实是出于这一目的,并没有真正把环境保护、人民生命健康放在心上,中国政府这么做也是符合世贸组织基本规则的。”梅新育说。

  此外,梅新育还表示,实施出口管制是减少中国许多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生产的最有效手段,一方面是因为这类商品很大一部分需求在于国外,中国不能牺牲自己环境和子孙后代去为别国造福;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出口环节实施管制成本最低、效率最高。

  商务部研究院世界经济贸易研究部主任梁艳芬也对新浪财经表示,WTO的中国贸易政策评估报告并不意味着贸易争端机制的开启,且只能反映欧美部分资源进口国的利益,在法律上是不具有约束力的。中国限制出口的政策完全是基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需求,且符合中国资源保护法以及WTO的有关规定,别的国家没有理由吹毛求疵。

  梁艳芬表示,美国的石油以及其它的矿产资源大部分都不开发,只靠进口来满足相关产业的需求,希望美国在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可以考虑别国同样面临的环境资源保护的需求。对于这种常规性的贸易政策评估报告,中国没有必要理会。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认为,对中国限制出口资源性产品的指责由来已久。但中国的这一做法并没有违反世贸的有关规定。

  他指出,中国目前没有全面停止相关产品出口,这符合中国贸易管理的实际情况。而对部分资源加强管理是无可指责的。美国对其的高科技的产品以保护其核心技术流失和国家安全为由限制出口却没有受到指责说明,这份以WTO名义发出的报告,实则仅听取了欧美相关利益方的需求。(雪婷 发自北京)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