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出炉,CPI略高于市场预期,创18个月以来的新高,PPI继续扩大涨幅,而新增信贷则较前月高出1800亿元,连续走高的物价涨幅以及超预期的新增贷款规模,继续推升着通胀预期。因此,尽管统计局再次表态CPI控制在3%以内的全年目标不变,但并不被市场看好。而CPI一旦突破3%,央行选择在上半年内加息的可能性大增。
↑CPI2.8%
温和上涨
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8%,增速高于3月份0.4个百分点,创18个月以来新高。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9%,仅此一项就拉动CPI上涨 1.9个百分点,而居住类价格上涨4.5%,拉动CPI上涨0.7个百分点,两项合计占2.8%同比涨幅的93%。在食品当中又以蔬菜和鲜果的上涨最快,蔬菜上涨24.9%,鲜果上涨16.4%。
“4月份CPI数据上涨确实较快,但是从推涨因素而言,属于结构性上涨,而非全面上涨。当前,物价上涨水平仍属温和。”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认为天气不利是主因。
早在今年3月份一季度统计数据发布之前,就有专家预计今年经济将出现过热趋势,4-6月份高峰期时,CPI有可能达到5%以上的较高增幅。盛来运对此表示:“全年来看,把价格CPI涨幅控制在3%以内仍有可能。今年CPI走势或将前高后低。”
不过,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指出,“今年的CPI应该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走势,预计在六七月份达到峰值”。他说,“考虑到政府的调控效果,全年CPI涨幅应该在3%-4%左右,要想实现3%这一目标压力较大”。
上投摩根投资副总监、行业轮动基金经理许运凯预计,CPI在5月份还会继续上移到3%以上,通胀预期将会逐步加强,二季度存在加息可能。
↑PPI6.8%
持续走高
除CPI外,市场也把审视通胀的目光放到了涨势领先的指数——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4月份,PPI的增长几乎与CPI保持了相同的步伐,涨幅创自2008年10月以来的19个月新高。
4月份,PPI同比上涨6.8%(上年同月为下降6.6%),涨幅比上月扩大0.9个百分点;1-4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6%(上年同期为下降5.1%),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4个百分点。
分类别看,4月份生产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8.5%,其中采掘工业上涨30.9%,原料工业上涨13.6%,加工工业上涨3.3%;生活资料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4%,其中食品类上涨2.6%,衣着类上涨1.6%,一般日用品类上涨1.4%,耐用消费品类下降0.6%。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PPI的加速上涨与能源、有色金属等在内的大宗商品价格近几个月的上涨有关。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国内工业势头向好、需求旺盛等利好因素的带动下,PPI实现了1%的环比增长也在业界预料之中。
根据稍早前海关公布的数据,今年前4个月,铁矿砂进口2.1亿吨,增长11.6%,进口均价为每吨100.3美元,上涨27.2%;大豆进口1523万吨,增长9.9%,进口均价为每吨452.1美元,上涨13.3%,输入性通胀压力加大。
↑信贷7740亿元
意外反弹
4月份,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7740亿元,高于此前市场预计的5000亿-6000亿元。今年1-4月份,新增人民币信贷规模累计达到3.37万亿元,信贷需求依然强劲。
央行昨日发布的《2010年4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4月份我国新增本外币贷款8093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7740亿元,同比多增1822亿元,也高于3月份5107亿元的新增额;外币贷款增加52亿美元。
分析人士认为,4月份新增信贷高于3月份的原因在于,部分一季度被压抑的信贷需求在4月份得到了集中释放。唐建伟表示,商业银行在放贷时存在明显的季初和季末效应,五六月份的新增信贷则有可能下降。另外,楼市新政调控效果的逐渐显现,也将对未来银行新增贷款构成压力。
此外,截至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65.66万亿元,同比增长21.48%,增幅分别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1.01个和4.4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为23.39万亿元,同比增长31.25%。作为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考量指标,M2连续5个月回落,显示出货币政策效果趋稳、货币信贷逐步向常态方向回归的趋势,但当前流动性过于充裕的风险依然不容小觑。
“4月份M1增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这是存款活期化的表现,体现了公众对未来物价上涨的担忧。”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说。
商报记者 孟凡霞
实习记者 张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