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机构预测4月CPI涨幅创今年来新高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06日 01:18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岩 雪

  本报讯 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将于下周公布,多家机构预测,4月份通胀压力将继续增强,CPI涨幅在2.6%—2.8%之间,可能超过2月份2.7%的涨幅创下年内新高。4月份PPI仍将上涨,居民通胀预期增强。此外,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增速仍将在高位运行。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预计4月份CPI涨幅为2.8%,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与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则预测4月份CPI同比上涨2.6%。

  对于PPI,上海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胡月晓认为,目前流动性充裕已经提升了上游大宗原材料和动力价格,正在进入推动社会一般价格水平普遍上涨的过渡阶段,主要表现为PPI大幅度超越CPI上涨幅度,导致居民通货膨胀的预期升高。胡月晓预测4月份PPI同比上涨6.2%。

  董先安也认为,由于3月份国内生产资料价格呈持续攀升态势,加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4月份PPI仍将上涨,预计会比上月微升。李慧勇认为4月份PPI同比增速或将达到6.4%。

  同时,业内专家对4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增速继续保持乐观估计,预计投资增速仍将在高位运行。

  中金研究报告认为,投资增长尽管较去年回落,但依然处于较高水平,尤其是私人部门投资还将加速,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投资还将保持强劲。董先安预计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0%,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5%。

  此外,专家预计3月份出现的贸易逆差将在二季度得到逆转。中金报告认为,出口将进一步稳定回升,私人消费和投资将加速,净出口贡献改善均显示当前经济增长结构更为均衡,同时,全球需求前景的稳定将提振中国的出口行业。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预计4月份将回归贸易顺差。

  对于未来政策调整,李慧勇认为,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很可能继续反映国内经济增速较快,同时伴随政策收紧的情况。同时,国内通胀压力继续加大,为了抑制经济过热,紧缩仍将是政策主基调。

  李慧勇认为,未来的调控政策将按照两条路线展开:一是针对房地产的后续调控政策,主要是房地产相关税收的试点及房地产项目资本金比例的提高;二是旨在调控经济过热的政策,包括信贷额度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整顿,加息以及人民币升值。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