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稻葵:货币政策要适度从紧 财政赤字推进结构调整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3日 02:33  21世纪经济报道

  王秀强

  “个人认为世界实体经济不会出现二次探底,至少今年不会出现大的问题。预计未来3-5年内全球股市基本价格不仅能恢复到危机前最高水平,而且还会超出;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平均增长速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如果不发生重大变化,未来3-5年中国经济增速会比较快;未来调控政策应宽财政紧货币。”

  日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在2010年投资与理财年会上就今后一段时间的经济运行趋势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接受了媒体记者的采访。

  “全球经济不会出现二次探底”

  《21世纪》: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英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均以国家信用做担保,采取发行债券、投放货币等救市手段。在过去的18个月之内,世界经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李稻葵:在过去的18个月里,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有明显变化。第一个变化是资产价格的迅速恢复,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近日收于1200点,发达国家资产价格在过去18个月之内恢复了35%-40%;,新兴市场国家作为资金接受国,大量资金涌入使其资产价格恢复得更快。

  目前,全球股市基本价格已恢复到历史最高点的60%,预计未来3-5年内全球股市基本价格不仅能恢复到危机前最高水平,而且还可能超出。

  《21世纪》:有人担心全球经济会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你怎么看待这一担忧?

  李稻葵:个人认为整个世界实体经济不会出现二次探底,至少今年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全球金融危机经过18个月的演变,已经由私人部门信用的危机转变成国家信用的下降。国家信用的下降会不会构成新一轮的金融危机?

  我认为不会,道理非常简单。一方面,德国、英国、美国等国是国际货币发行国,又是世界经济制度的制定者,他们有很强的驾驭能力;另一方面,中东、中国、韩国、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国家拥有大量外汇储备,从这些国家的利益考虑,不希望发达国家出现第二轮经济下滑,短期内也只能把资金投入到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里面去。

  退一步,假若发达国家出现信用危机,他们将加大发行货币购买主权债务,通过这种机制来支撑发达国家主权信用。美联储现在提出3000亿美元购买美国长期债券计划便是一个例证。

  此外,美国投行分析师预测美国第一季度GDP增长速度为4%,从3.5%上升到4%,这是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GDP出现5.9%的增长后进一步恢复。此外,英国、法国、德国等经济都比较乐观。我基本判断二次探底的态势不会出现。

  国内宜“宽财政紧货币”

  《21世纪》:统计数据显示,广义货币供应量(M2)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已经上升到了170%。从长远来看,M2占GDP比重偏高,对中国经济的稳定性构成巨大压力。你认为什么样的货币政策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李稻葵:我长期坚持中国一定要采取适当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使用一些非传统、非典型的货币政策工具,来扩大资产市场的有效供给。

  我们有大量现金和存款,但是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方式,这是中国经济未来若干年的基本态势。美元M2占美国GDP的比重是65%,日元M2占日本GDP的比重也不过110%,这已经是很高的水平了。而我国是170%,而且还在迅速上升,去年M2上涨了29%,今年第一季度上升了22%以上。

  因此,货币政策应该从紧管理。今后,决策层将反复使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想方设法将资金留在银行体系之内,不会在短期内走出银行体系。一旦大量货币冲出银行体系,它冲击到哪里,哪里就有资产价格高涨的风险。资产价格迅速上涨后将是大幅下跌,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21世纪》:与货币政策相反,你在财政政策上建议“大胆一点”扩大财政支持,搞“大财政”和扩张型财政,利用财政赤字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

  李稻葵:我们国家政府有非常好的资产负债表,手中有大量的国有资产,而国家手中的负债相对有限,不存在财政上的危机和困难,财政政策有很大余地。

  我个人呼吁应该搞“大财政”、扩张性财政,利用我们的财政赤字帮助我们的经济结构调整,帮助我们的发展方式转型,来解决一些基本的民生问题。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