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代表委员热议货币政策 刺激政策并未退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3月12日 11:49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3月12日讯 (记者 冯兴科) 人民币将在何时加息?还升不升值?刺激政策是否会日渐退出?这都成了今年市场人士关心的焦点问题。两会上,这些问题也是记者们问及委员最多的话题之一。

  加息?

  “何时加息?”只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出现的地方,这个问题必然会被问到。在一次面对记者发问时,周小川做出了一个“六”字手势,这立即引发了市场的连续猜测,是六月加息?是回头打电话再说?莫衷一是。

  “从非常规的刺激政策中,退出回归到常规型的经济政策,对于这个时机的选择需要非常慎重,这也包括人民币汇率政策。”周小川日前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的这一明确表态,被一些市场人士解读为加息的时机尚未到来。

  对于这个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回答得很迂回婉转。“考虑调整利率的时候,物价上涨是一个很关键的指标。当然还有其他的指标。”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央行加息迹象并不明显。而且,加息也并不意味着应对金融危机政策退出机制的启动,加息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预防通胀。

  至于何时加息?厉以宁表示,生产资料价格、粮食价格、国际石油价格这些因素目前看来尚不确定,因此目前不宜加息,过几个月再看看。

  然而,在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广州分行行长马经看来,目前根本没有加息的必要。他认为当前央行通过发行央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一系列举措完全就可以管理好流动性。

  “加息是不可避免的。”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预测,最有可能的加息时间点是在上半年。如果CPI超过3%,会引起市场对于通胀预期的改变,所以需要提高利率来改变这种预期。

  升不升值?

  最近,国际上对于人民币汇率的问题呼声越来越高,欧美国家纷纷要求人民币进行适当的升值,使人民币升值再次成为热点话题。

  同时,今年以来强劲反弹的出口数据以及关于出口相关行业相继复苏的消息也进一步加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人民币汇率要以我为主,不能屈从于任何压力。”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回答中国经济网记者提问时表示,在可以预见的一段时期内,人民币汇率应保持相对稳定。

  贾康委员认为,人民币要不要升值,应不应该升值,要抛开美国等因素,主要依照中国自身经济发展情况来决定。

  “试图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解决中美贸易逆差,则几乎不可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行长李若谷向记者表示,人民币升值只会让某些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而不会改变美国巨大逆差状况。

  另外,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阐述再次引起市场关注。

  “从非常规的刺激政策中,退出回归到常规型的经济政策,对于这个时机的选择需要非常慎重,这也包括人民币汇率政策。”周小川的这句话被市场人士解读为我国目前特殊的汇率平衡机制迟早会退出。

  刺激政策会否退出?

  去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及时推出四万亿刺激计划,并伴以天量信贷强力推动经济V型反转,这对我国经济以及全球经济的复苏都做出了贡献。

  然而,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刺激政策的退出成了今年全球市场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话题,在中国也同样如此。

  事实上,我国已经两次上调准备金率,以防止经济过热。刺激政策是否会逐渐退出,市场、企业和学界都十分关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10年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今年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为17%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左右。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现在我国经济已经企稳回升,世界经济也在缓慢回升,但这并不意味着新的增长高潮已经到来。我们的出口虽然在增加,但仍然是以消化金融危机以前的库存为主,所以目前仍然要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尽管当前经济出现了复苏的迹象,但是危机影响还是很深重,复苏的基础并不巩固,仍然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不时还有一些让许多人意料之外的事件发生。”周小川说,。

  周小川表示,我们实行的不是紧缩的政策,而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将高度关注通货膨胀和其他方面经济指标的变化,管理好通货膨胀的预期。

  “通胀压力还是很大的,我估计是属于比较重的。”全国政协委员、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兼招商银行董事长秦晓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说,今年两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控制流动性有一定成效,但不太明显,今年上半年有各种理由支持提高存贷款利率,但调整的幅度没必要过大。

  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行长杨凯生看来,今年的信贷政策会继续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增加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信贷的方向会更关注结构调整问题,更多地注意避免新的产能过剩。

  “今年计划增加的信贷量确实比去年有所减少,但是除了去年,今年和其他年份相比,还是一个贷款增量很多的年份,所以不能说刺激政策退出了。”杨凯生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