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外贸继续恢复性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2月11日 06:38  人民网—人民日报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外贸继续恢复性增长

制图:赵梓斌

  1月进出口达2008年同期水平

  本报记者 杜海涛

  海关总署10日发布今年1月份外贸进出口情况。据海关统计,1月份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047.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4%。其中出口1094.7亿美元,增长21%;进口953.1亿美元,增长85.5%。贸易顺差141.6亿美元,减少63.8%。

  与2008年1月份相比,今年1月份进出口总值增长2.4%

  “1月份外贸进出口已达2008年同期水平。”海关总署统计司司长郑跃声分析,受国际金融危机以及春节因素的双重影响,去年同期进出口锐减,对比基数较小,导致今年1月份进出口同比出现大幅增长。“与2008年1月份相比,今年1月份进出口总值增长2.4%。”

  分贸易方式看,海关统计显示,1月份一般贸易进口大幅增长,加工贸易出口增长较快。其中,一般贸易进出口1063.6亿美元,增长45%。加工贸易进出口760.6亿美元,增长40.4%。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阴霾逐渐消退,今年全球经济出现温和复苏,我国外部需求环境进一步改善。同时,我国将继续实行扩大内需和稳定外需的政策措施,经济继续企稳向好,再加上我国外贸的比较优势仍然存在,预计今年的外贸数据将一路看好。”

  大宗商品进口均价普遍出现明显回升

  海关统计显示,1月份,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进口均价普遍出现明显回升。张燕生认为,这主要是去年4季度以来,全球经济形势好转,国际市场大宗商品需求增加所致。

  1月份,铁矿石进口4662万吨,增长43%,进口均价为每吨89.9美元,上涨11.2%;大豆进口407万吨,增长34.5%,进口均价为每吨464.9美元,上涨17.8%;煤进口1607万吨,增长4.4倍,进口均价为每吨92.3美元,上涨20.1%。

  业内人士认为,经济的快速增长必然会对大宗商品的价格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在能源和以铁矿石为代表的原材料上,我国企业受国际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很大。目前,全球大宗商品的定价权都集中在欧美国家手中。如何增强我国企业对大宗商品定价的“发言权”,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东盟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海关统计显示,受益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正式运行,1月份,东盟超过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值达214.8亿美元,增长80%。其中,我对东盟出口105.5亿美元,增长52.8%;自东盟进口109.3亿美元,增长1.2倍。

  值得注意的是,1月份我国对东盟贸易逆差3.8亿美元,而2009年同期为贸易顺差18.7亿美元。

  在主要贸易伙伴中,1月份,欧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值351.8亿美元,增长26%。美国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总值为264.8亿美元,增长19.1%。1月份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196.5亿美元,增长35.5%。

  张燕生提醒,尽管我国出口状况正跟随全球经济复苏逐步转暖,但由于近期美国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贸易摩擦加剧的可能性提高;而随着我国出口状况改善,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凸显,外贸形势十分复杂,不确定性仍然很大。有关方面应未雨绸缪,积极谋划好应对之策,切实维护企业利益,促进外贸持续增长。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