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于10月中旬要求对大中型银行压缩、退出的贷款,城商行、农商行、信用社等小型银行业机构不得承接
【《财经网》北京专稿/记者 冯哲】中国人民银行11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530亿元,环比9月大幅回落约50%,当月增量创今年以来新低。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告诉《财经》记者,针对“信贷接力”问题,监管部门于10月中旬要求,对大中型银行压缩、退出的贷款,城商行、农商行、信用社等小型银行业机构不得承接。
10月中旬,监管部门对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信贷风险作出了提示,要求银行从严把握信贷政策界限,对不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政策要求,未按规定程序审批或核准的项目,一律不得授信;对大中型银行压缩、退出的贷款,城商行、农商行、信用社等小型银行业机构不得承接。
根据《财经》前述报道, 9月,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13家股份制银行占当月新增贷款比重仅为24%,明显比今年上半年70%的比重大幅下降,而主要原因在于全国性商业银行向地方性银行的“信贷接力”。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四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10月合计新增人民币贷款约1360亿元,较上月有所回升。一位资深银行家向《财经》记者表示,如果考虑到10月的国庆长假,这一数据并不算低。
10月,新增居民用户贷款增长迅速,占比达62%,环比增加6个百分点。央行公告显示,10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530亿元,外汇贷款增加163亿美元。分部门情况看:居民户贷款增加1576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9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386亿元。
“二季度以来,一线城市的房价增长很快,一些投机性的行为开始涌现。”一位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表示,近几个月来个人房贷违约数量呈上升趋势,今年新增的个人住房贷款违约用户有一半是七八月份新增的。数据显示,1月-8月,主要商业银行新增个人住房贷款7997亿元,几乎是去年全年增量的2.7倍。
针对房地产开发和按揭贷款的迅速增长,银监会要求各行需严格执行“二套房贷”政策不动摇;同时要落实与借款人“面谈”“面签”制度;要将开发商、项目公司和母公司的授信统一起来,实施并表监管,考核其整体资本金来源和比例的合规性、充足性。
对公贷款方面,基本延续了二季度以来中长期化趋势。10月,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增加95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10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725亿元;票据融资减少2039亿元。10月末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3596亿美元,同比增长40.04%,当月外汇各项贷款增加163亿美元。
据中金公司预计,四季度票据融资将延续三季度态势,有望负增长2000亿元;明年票据贴现新增量将非常有限,一般性公司贷款和居民户贷款将是新增贷款的主要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