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增长7.7%,全年“保八”已无悬念
国家统计局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17817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三季度增速达到了8.9%。
今年以来的中国经济,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依然以GDP一季度6.1%、二季度7.9%、三季度8.9%的增速,画出一道坚定的“上行线”。
“一揽子计划取得了明显成效,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总体形势积极向好。全年‘保八’已无悬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
李晓超指出,当前国民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经济回升的基础尚需继续巩固,外需不足依然严峻,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相当艰巨。
李晓超说,下阶段要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同时提高宏观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CPI同比下降1.1%
国家统计局2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1.1%,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6.5%,二者均呈现环比由降转升,同比降幅收窄态势。
分类别看,八大类商品三涨五落:烟酒及用品上涨1.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0.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上涨1.0%;食品下降0.1%,衣着下降2.3%,交通和通信下降2.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7%,居住下降4.4%。
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实际增长10.5%和9.2%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22日说,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实际增长10.5%和9.2%。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4213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73元,同比增长9.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5%。前三季度,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30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
通胀预期有所加强
国家统计局22日发布的三季度经济运行数据显示,在前三季度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幅度继续缩窄的同时,其环比均出现双双上涨局面,其中,PPI环比更是出现了连续6个月的上涨。专家指出,当前我国通胀预期有所加强,管理通胀预期已被纳入今后政策调控范围。
“观察这几个月CPI、PPI的走势,再考虑到今年以来货币投放量的不断增长,我们可以做出当前通胀预期正在加强的判断。”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说。
“目前我国货币投放量增速超过GDP增速20个百分点。根据历史经验,这样的高速增长往往会传递到价格上来,导致通胀风险的出现。”杨瑞龙说。
与上半年相比,市场通胀预期正有所加强,带动资产价格不断走高、人民币升值压力骤显。今年银行新增贷款已创出8.65万亿元的天量,市场流动性快速增长,基于对未来通胀的担忧,一些投资者进入到房地产市场,助推房价形成快速上涨之势。
通胀预期除了会拉高资产价格外,还会弱化信贷资金对实体经济的支撑效果。“在通胀预期之下,一些短视的企业家往往会把信贷资金从生产领域中抽取出来,投放到房地产市场、大宗商品市场等价格上升较快的区域进行投机,这无疑对实体经济的复苏极为不利。”宁波银行零售公司部总经理助理陆奇捷说。
通胀预期日益受到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就在数据发布的前一天,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后几个月,要把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重点。
这是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次将管理通胀预期与保增长、调结构相提并论。此前数日里,“通胀”一词逐渐被有关人士频频提及。
杨瑞龙认为,国务院常务会议中调控重点措辞的变化,体现出通胀预期问题的重要性,防通胀正日益成为政府密切关注的问题。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22日表示,当前不存在通货膨胀问题,但存在通胀预期,对通胀预期要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