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将在2016年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04日 15:02  燕赵都市报

  本报综合报道 在银行信贷剧增和中央政府经济刺激计划的影响之下,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五个月保持升势,制造业进入反弹复苏轨道。

  与此同时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的美国受经济不景气困扰,其制造业仍在萎缩当中。美国《华尔街日报》昨天称,中国将在比预期更早的时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领头羊”。

  赶超提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日前发表调查数据显示,反映新订单、生产、存货和产成品库存等情况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7月份为53.3,这表明制造业正在进一步扩张,相对上月的53.2微升0.1。另外一份独立的里昂证券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在7月份为52.8,达到了12个月以来的最高值。7月时该指数连续第四个月高于50。

  昨晚22时,美国供应管理协会公布7月制造业活跃指数,显示从6月份的44.8攀升至48.9,高于市场预期的46.5,但仍低于50%荣衰分水岭。总体上看,受宏观经济深度衰退影响,美国制造业已大幅萎缩,大批岗位遭到裁减,产品产量和出口量都比过去大幅降低。

  虽然中国号称“世界工厂”,但实际上,美国仍然是全球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根据2007年的统计数据,美国占据全球制造业的两成,中国是12%。但中美之间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根据美国经济预测机构IHS/GlobalInsight的预计,到2015年,中国制造业若按增加值计算将超过美国。

  两年前,IHS/GlobalInsight认为中国将在2020年超过美国成为制造业头号强国,去年他们修改了预期,时间提前到了2016年或2017年。该机构首席经济学家纳里曼·贝拉韦什表示:“美国制造业最近的深度衰退意味着中国的赶超时间比原先快几年。”

  衰退正常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美国制造业的收缩(无论是岗位数还是经济总量贡献)是一个自然的经济演进过程,这一过程早已在中国制造业崛起之前就开始了。实际上,收缩是一个健康积极的信号,这意味着美国制造业规模不用很大也可获得较高的生产效率。

  贝拉韦什认为中国制造业的上升是正常且健康的,“从自然发展路线上看,一个国家从农业发展到制造业,然后是服务业。”

  不过,美国一个戏称“制造业原教旨主义者”的学派则坚称,美国制造业衰落是不正常的,应该得到逆转。马里兰州大学经济学家皮特·莫里茨表示:“认为美国可以变成非制造业国家的观点是愚蠢的,是一种可以导致文明衰落的伪科学。”

  据统计,美国制造业在最疲软的时候也贡献了13%的GDP,超过零售业、金融业和医疗保健业。在中国,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为13%。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