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监会发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
确保贷款进入实体经济严防挪用
□本报记者 谢闻麒 北京报道
银监会27日宣布,《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于7月中下旬发布,旨在强化贷款流向管理,确保银行信贷资金真正进入实体经济,减少贷款挪用的风险。
办法规定,单笔金额超过项目总投资5%或超过500万元的贷款资金支付,应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方式,即贷款人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和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款人交易对手。分析人士称,这意味着银行直接将贷款资金划入最终收款人账户,信贷资金流向将受到严格控制,信贷资金违规挪用现象将被有效遏制。
办法中的“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以及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四大类。办法将在发布之日起3个月后施行,而5月19日发布的该办法征求意见稿预留了6个月的过渡期。
针对项目融资具有不同于一般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风险特征,《项目融资业务指引》除要求按照上述办法的规定进行“贷款人受托支付”外,进一步提出了根据贷款人、独立中介机构和承包商出具的、符合约定条件的共同签证单进行贷款支付。
此外,要求在多个贷款人为同一项目提供贷款的情况下,原则上应当采取银团贷款方式。指引将在发布之日起3个月后施行。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两文件是银行业风险监管长期制度安排的一部分。此后,《流动资金贷款管理办法》、《个人贷款管理办法》等文件将陆续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