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多个城市酝酿上调水价 > 正文
大中城市纷纷举行水价上调听证会
中广网北京7月1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35分报道,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人们习惯了拧开水龙头就可以取水,也习惯了定期交水费。不过,如果水价上调,很多人可能就会觉得不习惯。从去年年底开始,仿佛一声令下,几乎所有的中国城市都陆续加入了自来水涨价的大合唱。尤其最近两个月以来,包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南京等多个大中城市都已经举行了水价上调的听证会。其他城市则正处于准备阶段。
水价是推动节水的杠杆
中国绝大多数城市都缺水,这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因此,节约用水是一项基本国策。而很多业内专家都认为,现有的水价偏低,没有反映水作为一种稀缺资源的价值。所以,用提高水价来推动节水也是一个几乎必然的选择。《财经》杂志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先生认为,水价是推动节水的杠杆。
沈高明:我觉得提高水价对节约用水有很大的作用。从资源的角度来讲,代表它的稀缺性是价格水平,当这个资源的价格高到一定水平时,其他懈怠的资源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技术可能会使用。现在全国重水的循环利用还是比较低的,主要原因是水价比较低,如果说,水价高到一定的水平,人们首先在一些不是很必要用水的地方找到一些替代资源,比如浇草的话可以用重水,洗车可以重水,这样浪费也会减少。所以我觉得价格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
涨价之前先明确价格机制
水利专家曾多次表示,要理顺水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今年3月9日,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就曾表示,长期以来水价构成不合理和水价偏低,没有反映水资源的稀缺程度和水环境治理成本,导致目前水资源浪费相当严重、水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沈明高先生认为,既然如此,就应该在涨价之前先明确价格机制。
沈明高: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现在的水价到底低于市场价格多少?从这个方面来讲的话,我觉得水务部门和政府部门应该给出一个明确的成本概念,包括目前水资源的污染,水资源的缺乏,带来一些成本的上升。从定价的角度来讲有一套自己的机制,或者是要增加它的透明度,特别是成本的透明度,使得老百姓也比较接受涨价。
在促推水价上涨的因素中,外资进军供水市场的影响也不可忽略。比如,法国苏伊士集团在中国全国范围内拥有22家合资企业,供水人口达到了1400万。而具有153年水务领域专业经营历史的法国威立雅公司也在中国掀起了收购狂潮。迄今为止,威立雅拿下了天津、上海、北京、成都、昆明、兰州等近19个城市的21个合资项目,供水人口达到了3000万。这些外资水务公司的经营期限一般在30年左右,也有50年的,而其占股权份额都接近或等于绝对控股的50%。
《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涨30%左右比较合理
既然涨价已成趋势,那么我们先来看看现行的水价是多少。目前全国平均供水价格是1.4元/立方米,污水处理费是0.4~0.5元/立方米,省会级的城市平均供水是2.4元/立方米,污水处理费是0.6元/立方米。而北京现在的水价是2.9元/立方米,污水处理费是0.8元/立方米,合计3.7元/立方米。按照现有标准,《华夏时报》总编辑水皮先生认为,涨30%左右比较合理。
水皮:水价的上调肯定有助于培养大家的节水意识的,尤其在夏天,夏天大家用水量比较大,用量大的过程当中,这种节约用水的意识就相对淡薄。如果通过经济的手段,能够提醒大家有一种约束的话,一个是季节差价,另外一个相对价格再有提升的话,我觉得这也是有所帮助的。但是水价的涨幅也不能太大,毕竟是人们生活离不开的东西,我觉得可能有30%到35%左右的涨幅相对好一点,也不能让大家觉得无所谓,也不能让大家承受不了,影响到生活质量。
尽管一些地方的水价在政府定价时会受到外资企业的影响,但这改变不了水作为公共品的性质和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即使水资源形势相当紧张,水价上调不可避免,政府在涨价时也必须兼顾各个阶层的需要。就这个话题,我们来连线城市管理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杨宏山先生:
建议参考国外“区域间比较优势竞争”机制
主持人:现在一些地方提出水价上涨的理由是供水企业经营困难,您觉得这是不是一个适当的理由?外资进入供水行业将对政府今后的定价带来怎样的影响?
杨宏山:我想对企业来说,不能因为自身一遇到金融困难,第一反映就要求涨价,要转加成本。我对这个问题我想首先从几个方面说,一个方面企业作为一个经营主体,确实要加强成本控制,要挖掘自身内在潜力,不能把所有的自身经营问题都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来。
杨宏山:第二,对政府部门,实际上确实在自来水这样的市政公用事业领域中要平衡各方面的利益,我们知道自来水使用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广大市民同时也涉及到城市中很多行业。
杨宏山:第三,对于政府来说,需要完善价格管制的办法,不能简单的用我们过去讲的“成本加薄利”方法,因为这种方法管理一定会出现问题,为什么呢?因为自来水行业属于自然垄断行业,自然垄断行业就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企业想法设法隐瞒自己的真实成本,如果你让企业报自己真实的成本,他总是虚报甚至报更高一些。国外有一种关于自来水控制方式,叫做“区域间比较优势竞争”,刚才主持人介绍全国自来水的平均价格是1块4,省会才是2块钱,北京是2块9,还以关于污水处理费的不同价格,围绕这样的机制可以更好地做文章,在一个大的区域内供水成本价格比较类似的情况下,政府不妨找出不同城市供水的均价是什么,以它作为约束自来水公司的重要机制,这种机制叫做区域间比较优势竞争。
外资进入有利于管理机制完善
杨宏山:同时提出来,外资进入我们公共事业领域中,不一定是推动自来水价格上涨的重要机制,这些外资进来以后有面管理的好处。我们讲政府要平衡多方利益,如果说这个自来水公司过去是一个国有企业,在它遇到经营困难的时候,政府平衡多数方利益的同时,有形无形出现一些偏袒,而对于外资企业,我们知道它是企业化运行,这样的运行方式进入市政管理部门,为政府平衡多方利益提供了更好的机制。
需要权衡不同阶层利益
主持人:有观点认为涨价对富人影响大,因为他们用水多,也有观点认为对工薪阶层影响大,因为他们可以削减的用水量有限。您的观点是什么?在具体的价格方案制定中,您认为应该如何平衡各个阶层的利益?
杨宏山:我认为确实是这样,用水的问题是一个刚性需求,即使对于贫困一点的阶层说,每天日常基本用水量也是必要支出的,这个意义上讲,刚刚我们有专家也介绍说,节约用水水价是保障提高节约用水的重要机制,这个观点是正确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平衡两者,一个是效率,第二个是公平。虽然说为了节约用用水需要适当提高水价,但是在提高水价的同时必须考虑到社会公平,贫困阶层用水也是刚性的需求,如果说水价一提升,那么这种刚性的支出必须提高。对低收入者来说水价的提高对他的生活影响很大,而对富人,自来水的价格在他可支配的收入中占比例非常低,所以即使水价提高了,对他节约用水的意识有多大改变也很难说,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