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4月新增信贷回归常态 双率下调仍有很大空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12日 08:59  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 黄竞仪

  4月当月新增信贷果真如市场此前所料,回落至5918亿元,远远低于一季度月均1.52万亿元的天量。至此,我国前4个月的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已达5.17万亿元,超过全年目标。专家称,这是信贷增长向“可持续”水平回归的过程,我国“双率”下调都还有很大空间。

  4月新增信贷5918亿元

  央行昨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4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5918亿元,同比多增1229亿元。截至4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5.55万亿元,同比增长29.72%,增幅比上年末高10.99个百分点,比上月末低0.06个百分点。

  “贷款增长回落主要有三个原因。”交通银行发展研究部研究员鄂永健认为,一是因为去年上半年信贷规模控制而没有获得资金的项目基本被集中投放完毕;二是第一二批中央投资项目已经基本投放完,而第三批项目尚未下放;三是银行在一季度信贷迅猛增长背景下,已经接近完成全年新增贷款目标,从而更加注重稳健发展和结构调整,以及季末“冲时点”因素消失。

  信贷回归“可持续”增长水平

  对于新增信贷的“俯冲运动”,鄂永健认为,在经历3月的迅猛增长后,4月贷款增长回落属于正常,并不意味着信贷过度萎缩。

  兴业银行资金运营中心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这是向“可持续”水平回归的过程,从控制风险的角度来看是“好事”,但从保增长的立场出发略显“偏空”。

  但他仍维持全年新增信贷为6.5万亿元的预测不变。按此计算,剩下的8个月中仅有大约1.33亿元的增长空间,月均为1700亿元左右。

  “当然,不排除国家下调项目资本金这一变数的影响,引导贷款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高增长。”鲁政委指出。

  而鄂永健认为,虽然年内不可能再延续一季度的信贷增长态势,但随着实体经济逐步企稳回暖、第三批刺激计划陆续出台、地方政府债券陆续发行的配套贷款,未来信贷增长仍将保持一定水平,预计全年新增贷款将超过8万亿元。

  居民长贷透露“楼市回暖”

  从结构上来看,中长期贷款增加4727亿元,占总增量的79.9%,占比仍然居高不下。其中,居民增加983亿元,占新增人民币贷款的比重为25%,较一二月份的4%和14%上升较多,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增加4446亿元。

  对此,鲁政委分析认为,非金融性公司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与国家经济刺激计划多集中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有关;而居民的这部分贷款增加,则显示楼市“有所好转”。“但由于从央行提供的数据上,没法看出二手房成交量和基本居住需求这两个因素,因此很难由此得出‘楼市已然回暖’肯定的结论。”他同时强调,如果未来对房地产商的利好仍然频出的话,这一趋势将得到最终巩固。

  值得注意的是,4月居民存款仅增加1117亿元,增长势头有所放缓。“可能与股市有所回暖、季节性等因素有关。”鄂永健称。

  而此前备受关注的票据融资,当月新增为1257亿元,较之前3个月月均近5000亿元的增量来看,有所回落,但占比仍然达21.2%,与上月基本持平,较前两月下降较多。

  货币政策调整存变数

  “未来一段时间,基准利率和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仍然有下调空间。”鲁政委预计。

  他进一步分析指出,目前全球通货紧缩的风险仍然很高,许多国家央行都在实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我国的汇率政策本质上仍然是“盯住”美元升值的,因此面临的通缩压力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央行在近期还将降息至少27个基点。6月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也在增加。

  但鄂永健并不同意上述观点。他认为,考虑到贷款增速依然可观、流动性较为充裕、我国经济回稳迹象增多但仍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因素,近期货币政策将保持稳定,以微调为主,利率和准备金率大幅调整的可能性均不大。

  此外数据还显示,2009年4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4.05万亿元,同比增长25.95%,增幅比上年末高8.1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7.82万亿元,同比增长17.48%。当月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1.03万亿元,同比多增3743亿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