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建设金融中心政策细则确定在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29日 02:33  证券日报

  金融企业债、券商进一步对外资开放、外汇试点放开等可能先行先试

  本报记者 朱宝琛

  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的步伐或将迈进一步。记者日前从知情人士处得到消息,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的政策细化或将很快确定下来,包括金融企业债、券商进一步对外资开放、外汇试点放开等可能先行先试。

  对于上海建设金融中心先行先试的“券商进一步对外资开放”,民族证券分析师宋健认为,券商普遍规模小,所存在的风险比银行和保险要小。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在逐步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和业务体系的建设都非常重要。”业内人士普遍表示,伴随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而进行的是加速金融开放。在此情况下,针对合资券商的政策将会逐步放宽,券商对外开放可以说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扩大对外开放,这应该是个总体方向。”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他解释,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方向,是逐步地进行合资券商的引进。这样做的战略性意义,是逐步开放对券商的经营理念、竞争力,提高国际化竞争力,引进先进管理经验。特别是在以后的全球性竞争中,提高中国资本市场的竞争力有很大的意义。

  他同时解释,对外开放有几个方面,一是对外开放,另一个就是“走出去”,这是两个方向。“在逐步调整的过程中,与外资券商合资也好,扩大经营范围也好,对竞争格局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好处。”

  目前,除了设在北京的5家合资券商,设在上海的合资券商有光大证券、中银国际证券、华欧国际证券、海际大和证券等4家。目前光大证券已实现经纪、自营、资产管理、投行等业务综合发展;中银国际证券具备经纪、投行、债券自营、资产管理业务资格;经营投行业务已多年的华欧国际证券,在去年获得了区域经纪业务资格。

  在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如果券商对外资开放先行先试,这对券商特别是上海的券商而言,显然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因为自去年以来,新设的合资券商都选在北京落户,伴随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力度的逐渐加大,选择在上海建立合资券商的也会逐渐增多。尤其是非上市的中小券商,牵手外资金融机构筹建合资券商的意愿更为强烈。记者就此致电上海多家券商,他们的回答多是“不知道、不清楚”或是“没接到任何通知”。

  不管券商外资开放是否先行,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的进行工作在有条不絮地进行。在不久前的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审议了《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草案)》(修改稿),明确“将上海建成与我国经济实力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列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目标。草案修改稿在第二章“金融市场体系建设”中专门增添了上海市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建设金融资讯信息服务平台和全球金融信息服务市场。

  而从金融机构数量上,我们也不难发现,上海在国内已经具有相当的优势,如外资银行主要营业数据几乎占到了国内的“半壁江山”。2008年12月底,上海有外资法人银行17家、法人银行分行和保留分行31家,单一分行33家,支行64家。2008年,上海外资法人银行资产、贷款、存款和利润四项指标增幅分别高于全国外资银行增幅7.28、4.25、2.96和16.85个百分点。四项指标分别占全国外资银行的63.06%、60.95%、78.34%和63.44%。这些数据表明,上海银行业在国内是最具国际味的。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