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称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整体表现好于预期
证券时报记者 许 岩
本报北京电 国家统计局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GDP同比增长6.1%,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比上季度回落0.7个百分点;一季度CPI同比下降0.6%,其中3月份当月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0.3%。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努力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了积极变化,整体表现好于预期。
数据显示,经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57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1%,比上年同期回落4.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00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31968亿元,增长5.3%;第三产业增加值29077亿元,增长7.4%。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降幅缩小。一季度,CPI同比下降0.6%,其中3月份当月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0.3%。一季度PPI同比下降4.6%,环比降幅逐月缩小,其中1月份环比下降1.4%,2月份环比下降0.7%,3月份环比下降0.3%。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129亿元,同比增长28.8%,比上年同期加快4.2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3562亿元,增长28.6%,而3月份当月增长30.3%,加快2.7个百分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4567亿元,增长29.4%,加快11.1个百分点。
李晓超介绍说,一季度工业生产增长企稳,但是企业实现利润总体下降。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3个百分点。其中1-2月份增长3.8%,3月份增长8.3%。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2191亿元,同比下降37.3%。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利润下降,4个行业出现亏损。
李晓超表示,当前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主要困难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需求下降幅度较大,造成企业效益下降,财政收入减少,就业困难增多,经济存在着较大的下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