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艳 陈昆才
又是一个天量数据!
3月份,新增贷款达到1.89万亿元,创下了单月信贷增长的历史纪录。这一数字让此前所有的市场预期都黯然失色,没有人想到自去年11月份信贷高幅反弹以来,会连续5个月保持节节攀升态势。迄今,今年一季度信贷新增已经达到4.58万亿元,完成去年全年信贷计划的93%。
是什么在支撑天量的信贷数据?可喜的数据背后预示着经济的反弹复苏,还是另有隐情?“脱笼而出”的贷款主要投向了实体经济还是大量屯留于银行?
可以看到的数据是,与2、3月初出现的“月末高增、月初下滑”趋势不同,4月份的前10天,四大银行的信贷增长基本维稳,商业银行人士评论,贷款有“人为冲高”成分,但总量不会超过1000亿元。
另外需要看到,M2大幅跳涨的同时,与M1的喇叭口正在缩减,说明实体经济的活跃程度开始在大量的政府投资项目带动下出现回升迹象。
信贷虚增不多
自2009年以来,商业银行的信贷增长已经连续3个月超过万亿,分别达到1.62万亿、1.07万亿、1.89万亿。一季度,整个信贷增长达到4.58万亿元,自去年11月份信贷规模限制取消以来,五个月的信贷投放已经超过5.8万亿元。
是什么在支撑信贷天量增长?
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这5个月的情况不尽相同。
去年11-12月份,信贷规模取消伊始,信贷的突飞猛进,主要来自前期信贷规模严控时被抑制的信贷需求的释放。其时,商业银行前期囤积的大批已有项目,成为信贷冲锋的主要落脚点,而冲锋的主力来自四大国有银行。
另外,不容忽视的是,在各有关部门要求加大信贷对“保增长”的支持力度的呼吁下,在政策性金融不足甚至缺位的情况下,国有银行成为“社会责任”的主要承担者。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为达到贷款规模与风险控制之间的平衡,部分商业银行从去年11月份开始,大量借助票据融资力挺贷款规模。
今年1至2月份票据融资占比更加登峰造极,分别达到6247.15亿元和4883.57亿元,占当月新增贷款规模的38%和45%。
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得以继续。信贷控制的放开和货币供应量的大幅增长,直接导致了票据贴现利率的直线走低,甚至倒挂于同期定期存款利率,票据套利空间出现。票据虚增、做大贷款规模成为现实。
2月初、3月初,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信贷余额“负增现象”,被业内戏称为“窟窿”,亦印证了信贷虚增的存在。
3月份,信贷在虚增吗?天量数据背后是否隐含着更多规模的水分?
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一季度除工行信贷增长超过6000亿元外,其余三大银行均在5200亿-5800亿元之间。截至4月10日,部分国有银行的信贷余额略有下降,但相较3月初的程度有所缓和。
某国有银行公司业务部人士告诉记者,该行的余额下降约为100亿元,根据经验估算,市场最多可挤出水分约为1000亿元。
贷款虚增主要是由于目前考核压力,而贷款虚增可以操作则是基于现在的“时点考核”制度。
银行人士告诉记者,银行对企业综合授信和完成信贷审批后,企业可以通过月底增加提款等方式帮助商业银行冲高月底时点数字,在月初归还,而企业为此支付的利息损失则由商业银行通过其他业务收费减免等予以补偿。
但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之所以说3月份水分减少,来自两方面原因:一是,1、2月份信贷虚增主要来自纯粹的融资性票据的增长,而3月份在监管严查和各商业银行票据规模控制之下,票据签发趋于谨慎;二是,目前不少大型银行实行审贷分离,贷款权限上收,放款与审批分属两个不同的部门,在一定程度上对信贷的虚增产生了抑制。
主要投向政府投资
天量的信贷增长背后,贷款主要投向了哪里呢?
在采访中,无论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如出一辙:贷款主要投向政府背景的投资项目。
迄今,4万亿固定资产投资依然是信贷猛冲的“奠基石”。略有不同的是,去年11月份至今年2月份,这4个月的信贷增长主要源自存量政府项目的融资需求释放,而新启动的政府投资项目由于需要立项、审批等程序,所做不多。届时,不少商业银行人士反映,“项目不好找,放贷难”,故而成就了海量的票据融资。
但从3月份开始,不少新投资的政府项目逐渐落地,固定资产投资的信贷需求开始反弹。甚至上海、北京等因固定资产投资存量项目少、而在前两个月信贷增速远远落后于全国的地区,信贷增速也在3月份开始回升。
从央行的统计数据看,中长期贷款占整个信贷规模的占比提升,亦说明了固定资产投资3月份反弹的特征。1至3月份中长期贷款分别为5135.5亿、3678.01亿和7842.23亿元,中长期贷款占当月信贷增量从31.7%和34.2%,大幅反弹到41.5%。
在个别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大的地区,这种特征更加明显。
3月份,天津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较上月增加57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8亿元,而去年同期减少1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40亿元,同比多增290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2亿元,同比多增14亿元。1—3月,天津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累计增加1548亿元,同比多增1136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为1070亿元。
上述数据,一方面表明银行以基建项目贷款为主,投向集中度高;另一方面表明,银行对企业流动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则极为有限。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现在是两个极端。一是大量授信拨付于大型国企和政府投融资平台;二是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并不宽裕,银行慎贷心理明显。
资金潜入市
需要看到的是,迄今为止,5个月5.8万亿的信贷“出笼”之后,实体经济正在发生一些微妙的复苏迹象,而经济基本面的好转及资金成本的低廉,又让资金入市找到了理由。
央行货币信贷数据的变化印证了实体经济正在好转。
央行统计数据显示, 1至3月份,企业活期存款分别增长-6290.2、6044.1和9737.43亿元,定期存款分别增长6870亿、3551.4亿和7870.1亿元。企业活期存款的增速大幅提升1个百分点,说明了企业用于支付性交易需求的增长,亦说明了贷款投放企业后没有屯留于银行。
而根据以往企业存款与工业增加值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企业存款的增长,说明工业增加值将出现明显反弹。中国银行全球金融市场部分析师石磊预测,3月份工业增加值可能达到8%以上,二季度有望超过10%。
另外,3月份M0同比增长10.88%,M1同比增长17.04%,两数字的回升,亦说明了经济触底反弹的迹象开始显现。
由于大量的信贷投向基建,不少宏观分析师预测,3月份的固定资产投资将在1-2月份26%的基础上继续回升,有望达到28%左右。
基本面的好转,让资本市场找到了反弹的基本面支撑,亦让资金开始向股市挪移。
伴随着沪市从2008年末的1820.31点,到2009年3月31日的2373.21点,上证综指在今年首季大涨30%。与此相应,截至3月31日,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4.96万亿元,同比增长29.78%。
2月份,监管层曾借查核票据融资去向而了解资金入市情况,但结果“不了了之”。但现在,央行货币供应数据中,其他存款的增长则说明了资金入市的可能。
根据央行的《货币供应量表》,其他存款项下余额约为4.3万亿元,较2月底增长约3.2万亿元。而其他存款项下的主要构成为证券交易保证金和事业单位存款等。
这个数字的变化说明了资金入市的可能。而从基金等机构3月份的操作来看,大量的资金正在抛弃债券等低息资产,而转投股市。
未来通胀隐忧
如此高速的信贷增长,是否可以为继?它能否加速下一个信贷紧缩时代的到来?成为市场关注焦点。
交通银行研究部预测,今年人民币新增贷款规模预计将达到7万-8万亿元,扣除票据融资后,全年实质性贷款估计将在5万-6万亿左右。
石磊分析,这将预示未来的M2数据可能持续高增,即使保持在3月底25.51%的水平,那么以今年的GDP为8%、CPI为-2%预测,货币供应量大大超过两者之和近20个百分点,大大高于货币供应量高于GDP和CPI之和约三四个百分点的理论需求,将导致明年可能出现4%-5%左右的通胀。
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的信贷规模控制不可避免。
但是,经济走势反弹迹象的不稳定,却可能牵制上述信贷政策的及时出台。
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研究报告分析,虽然3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已连续数月回升,并越过了标志扩张和收缩分界线的50点,这说明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政府为应对全球金融风暴冲击所作的各种努力正在产生积极效果;但是也要认识到,目前国内经济回暖的基本很不牢固,尤其是需求端尚未得到信贷的有效拉动,而国际经济形势也没有明显好转,局部问题甚至在加重,所以国内经济在未来信贷增长放缓之后,面临的不确定性将再度加大。
另外,民生银行分析报告认为,需要看到,尽管经济有复苏迹象,但是两大背离现象需要关注:第一是,截至2月末信贷连续数月快速增长与房地产开发投资加速下滑之间的背离;第二是,截至2月末工业增加值反弹与工业销售产值继续下滑之间的背离。
这些因素的存在,导致未来“保增长”与“控通胀”之间存在平衡难题,亦令未来的货币政策变得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