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降息的前兆:央行连续两周向市场净投放610亿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8日 00:38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刘煜辉

  央行日前发布公告,在公开市场操作中采用价格招标方式发行了800亿元3个月期央行票据,参考收益率持平在0.965%的水平。同时,央行连续两周向市场净投放610亿元。这一信息被市场理解为央行降息的前兆,建银国际近日发布报告预计上半年很可能降息81基点。

  实际上,央行“开不开闸”,取决于另一个水龙头(国际收支)“出不出水”。中国自去年10月以来,由于进口下降远超出口,持续四个月度都是高顺差。中国的进口往往是未来出口最好的先行指标。最近十年,事实上在泛亚洲地区形成了所谓以中国内地为中心的贸易流,泛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与中国同期的进口具有极高的同步相关性,中国内地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大量的原料、核心配件和半成品,利用国内充足廉价劳力以及基础设施降低贸易成本的优势,形成最终产品出口。所以,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巴西等的出口自去年10月份就开始纷纷跳水,而对应的恰是中国进口同步下跌。

  西方世界的订单因素经过若干个月时滞,接下来就意味着中国出口开始跳水了。这个情况从2月份得到了验证,2月份中国的出口录得20%以上的降幅。这个过程意味着西方世界消费者去杠杆效应开始正式从中国的贸易部门登陆,随后才算是漫长的全球贸易萎缩期。

  中国的进口除了受订单因素影响外,国内的投资需求、大宗商品价格因素也是重要的因素。1季度信贷的爆炸性增长,意味着至少未来两个季度的投资将被庞大的政府项目投资拉起来,整体投资增速估计会保持景气时的高位。

  3月23日,美联储宣布半年内购买3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现在看来,3000亿绝对不是数量放松的货币政策的终点,随着9月份真正发债巨峰的到来,在此之前,如果联储不及时宣布大幅加码买入规模的话,恐怕预期也会把美国国债利率重新推上去。

  “开弓没有回头箭”,美元贬值预期将在市场与伯南克的博弈中逐步变成现实。输入型通货膨胀将再次光临,资源瓶颈的中国或许将会为原油、铁矿石付出更多的美金。

  全球贸易萎缩使得中国国内的货币供给主渠道——外汇占款这个水龙头将开始拧小。可以预期的是,不久的将来,如不调控,中国或许面临空前的紧缩压力。显然,“开闸放水”要比汇率调控简单而且风险较低。好在中国央行的准备金水库的势位处于16%的高位的准备金率,或许会比利率以更快的速度回归自然(10%以下)。此外,美国人已经选择了“印钞票”,那么我们也就可以暂时抛开资本外逃的顾虑。只要相关部门向下抽动备付金利率的底板(0.72%),降息的空间将会被大大地打开。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