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季度经济数据4月16日出炉 机构预测走势分歧大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2日 15:53  新闻晚报

   国内外机构对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预测观点不一

  记者 崔烨

  3月份及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将于4月16日出炉,业内多家机构最新报告预测,3月除CPI、PPI等物价指标继续下行外,其它包括工业增加值以及投资等增长系列数据都将好转。

  对于3月经济数据,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预计3月份工业生产有所回暖,CPI通缩减轻,经济初显短期企稳迹象。渤海证券预测亦认为,一季度GDP增速将下降至6.0-6.5%;工业增加值增速5.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3.8%;出口增速-25.0%,进口增速-31.0%,贸易顺差为66.0亿美元。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计,3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能大幅反弹至9%左右,一季度GDP有望温和回升至6.9-7.1%。

  但里昂证券亚太区市场(CLSAAsia-PacificMarkets)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经历短暂回升后,3月份重拾跌势。据路透社报道,中国3月份的里昂证券PMI为44.8,低于2月份的45.1,不过高于今年1月份的42.2。该指数高于50表示制造业处于扩张趋势,低于50则表明制造业出现萎缩。

  在3月份的11个分类指数中,新订单等4个分类指数较上个月有所下降,产出指数等其余7个分类指数则较上个月有所上升。其中投入价格指数回落较快,从上个月的43.7降至36.2,这反映出原材料价格普遍下降的事实,而竞争加剧也导致中国制造业者主动调低产品出厂价格,导致3月出厂价格分类指数从2月份的45.6降至41.3。中国里昂证券采购经理人指数自去年8月份以来一直处于50以下,并在去年11月份触及到40.9的历史最低水平。

  里昂证券经济研究部门主管EricFishwick表示,国内制造业订单减少是该指数下跌的主要原因,预计4月份的数据仍将疲软。

  专家点评 数据已显底部特征

  由于3月份数据将决定整个一季度的信贷投放规模,甚至关乎相关体制内银行业的排名比较问题,所以,当月最终的信贷投放规模仍很可能远远超乎市场预期。从实体经济到虚拟市场的流动性充沛已经毋庸置疑。

  除去资金供给的数据外,目前最为尴尬的物价指数也极有可能将在3月份出现实质性转折。CPI和PPI的持续负增长,是目前体现通货紧缩阴影的最主要标志。值得注意的是,资源定价体制的改革推进在几年前就已经列入规划。

  所谓资源定价体制改革,就目前的价格定位而言,就是要把基础资源和公共事业产品的价格上调。本周成品油定价根据国际市场变化的迅速变动,已经表明了这一改革方向。仅以本周的油价上调为例,尽管价格的绝对上调幅度并不算小,但有预测显示,3月份CPI将因此由-1.1%小幅上扬至-1%,而全年CPI将由-0.6%小幅上扬至-0.5%。据此估算,如果资源价格体制改革自本月开始全面启动,那么我们就会发现2月份的CPI等物价指数会出现明显的底部特征。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