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称信贷增速可持续,不会出现通缩
本报讯 (记者 丁蕊 郭少峰) 在全球经济依然处于低迷衰退的背景下,中国经济能否在一季度后走出谷底逐渐回暖,已成为市场瞩目的话题。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近期信贷、外贸、物价等关键指标有何异动?上周六,清华大学举行“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论坛”,在论坛上,一些专家学者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质疑。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表示,目前整个货币环境比较宽松,目前中国经济并未进入典型通缩,利率还有下调空间,信贷增长或可全年持续。而且中央银行手里的工具还比较多,未来利率还具有下调空间。
张健华认为,当前货币环境非常宽松,因此央行不担心会发生通货紧缩。张健华说:“央行仍有多次降息的空间,现在还没有这么做,是因为货币市场利率跌至较低水平,而且银行仍有充裕资金。”
1问 是否会出现通货紧缩?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目前各方面的价格指数全部为负,而且还可能继续下降出现持续的通货紧缩。
对此,张健华认为当前的货币政策会有一个传导过程,如果出现通货紧缩情况,是跟一年半之前的政策有关。在2007年下半年货币政策最紧,贷款、资金链都很紧张。因为当时加息已经差不多了,银行间的市场储备率最紧,变化是从去年年底9、10月份开始,整个货币政策开始变得宽松。
但对于是否会出现通货紧缩,张健华认为不能仅看物价指数的变化,还要综合考虑货币环境和流动性的因素。由于货币政策带有传导效应,现在暴露的问题很可能是受2007年下半年适度从紧货币政策的传导影响。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货币供应总量在增加,最明显的是信贷投放加大。虽然物价指数走低,但是市场的货币供应量并未减少,其表示并不赞同宏观经济进入典型性通货紧缩。
2问 新增信贷投放是否能持续?
袁钢明认为,虽然目前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大量的钱没有贷给企业,而是在银行间流动。对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否产生效果,其认为并不乐观。
张健华表示,目前银行确实是想抓项目,以配合中央财政的投资,但也担心银行贷款不能全部投入到4万亿投资项目上。不过,张健华透露,从作为企业融资情况风向标的民间融资情况来看,目前在浙江江苏等省,民间融资的规模变小。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票据融资规模近几个月来占比飙升,1月份甚至超过了四成。张健华亦称票据融资多是好的现象,可以很好地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
今年1月份全国新增贷款达到1.62万亿元的天量,2月份新增贷款总额为1.07万亿元。对于3月份的新增贷款情况会否延续高位增长的态势,张健华透露,央行对前20天的数据估算,3月份的新增贷款增量也会不少。
3问 4万亿投资效果何时显现?
张健华表示,“去年10月份我们判断的存货周期,大概两个季度左右,肯定在经济下滑时库存会减少,现在看这个过程已经基本上接近于结束,如果说二季度能有一些回升的话,说明经济是在恢复,现在看一季度有一些数据不太好,但是指标之间还是有矛盾的,综合起来看目前还难以判断。”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则认为,6月份将是我国是否对扩张政策“加码”的关键时间点。贾康称,进入6月份后决策部门就可对二季度数据有所掌握,届时如果看到“不对头”,可实施对扩张政策加码的预案,启动新一轮刺激计划。目前还要沉住气。
贾康表示,对“4万亿投资”大家应该有一个基本信任,政策发挥作用的时间不会很长,几个月政策效应会全面体现出来。政策扩张最先看到效果的环节就是钢材、建材,以及吸纳农民工返城,增加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