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明康:多举措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22日 17:00  中国经济网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发言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发言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2日讯(记者 梁丽霞)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今日开幕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上表示,中小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面临很大的冲击 ,银监会将从四方面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难题。

  中小企业在国际金融危机中面临很大的冲击 

  “中国的中小企业在这次金融危机当中面临着很大的冲击,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 刘明康说。 

  首先,中小企业的订单减少。由于国外大量的需求减少,有些销路就要把外销转成内销,面临的新的市场、新的客户,新的客户培养、市场培养,这些小企业的困难是很大的,尤其是沿海的中小企业。

  第二,中小企业感到困难的就是有高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原来都是为高端客户服务的,技术发明以后,能够获得很好的高附加值的回收,现在这部分的市场在缩小,风险在增加,所以有些困难。 

  此外,从银行业方面来讲,中国的银行业还是比较习惯于支持大企业和大项目,在支持中小企业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适应。 

  四方面促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难题,银监会主要从四方面做工作: 

  第一,从银行方面,银监会和所有银行的董事长、行长,和管信贷的副行长谈心,交流。这个交流主要是启发银行业处于金融危机中,从思想认识上能够有所提高,予以重视。 

  刘明康谈到,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社会的稳定非常重要。要保持社会稳定,就业是很关键的因素。谁能够提供就业?是中小企业,不是大企业,不是大公司,政府给大公司、大企业,比如说在国际上有注资、财税刺激和其他的补助,他们只能渡过这个难关,但是不能扩大就业,在扩大就业上能够起最大作用的还是中小企业。

  另外,中小企业由于风险的分散和在接受银行服务的时候,给银行带来更多的高附加值。“所以我们认为这个思想认识必须要首先提高,让银行业能够有一个意识,能够自愿的去支持他们,认为这是对社会的责任和对自己的利益都是重要的。”刘明康说。

  第二,现在所有的银行必须组织到位。“我们发现不少经济体和中国也是一样的,就是银行里有做大企业融资部门,也有信用卡融资部门,也有私人银行融资部门。但是很多银行没有专门的小企业融资的部门,只要没有专门的营业机构,它就不会在体制上和制度上给予一个融资的保证。”刘明康说。所以银监会今年要求所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只要条件允许,都必须在它的总行层面上组织到位,组织机构要到位,就是要成立小企业融资部门,这个小企业融资部门有自己独特的战略,有自己独特的技术培训,有自己专门的资源,有自己的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在中小企业专门的融资部门要进行全国性的经验介绍。

  第三,请在支持小企业贷款方面有经验的金融机构介绍经验。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做好小企业的贷款,有时面临技术和知识的不足问题。而沿海地区比如浙江、广东,这些地方有很多小型商业机构,城市商业银行在支持小企业贷款中有很好的经验。

  第四,不要求小企业有担保,这时候很困难,大家互相担保是不现实的,因此主要看三品,一是小企业的一把手的人品怎么样;第二它的产品怎么样,虽然订单减少了,但是在国外的市场上和国内的市场上都还有相当的市场份额;第三是看它的抵押品,把它的抵押品管理好,并且保证质量。

  通过三方面改革来解决中小企业信贷紧缩  

  刘明康称,中小企业信贷的紧缩还可以通过三方面改革来解决。

  第一,从今年开始,银监会尝试做一个革新和发明,就是用专有知识技术、专有知识和许可专利以及版权做质押,比如电影的版权、网络游戏的版权,用它来开拓市场,帮助小企业去融资,来替代担保和抵押品的不足。

  第二,银监会和中国科学院、和科技部建立了联系,请他们提供各行各业的专家,作为小企业贷款的授信委员会专门聘请的委员,对高科技含量的中小企业给予恰当的净值调查,来弥补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才的不足。不要因为隔行如隔山,就简单地拒小企业于门外。现在已经遴选出来300多位科学家,作为各个领域的授信专家来进行评审。

  第三,做小企业的贷款融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就是在中国要大力发展PE/VC,银行要和这些企业很好地联系,因为他们对这些中小企业发展在什么阶段,有些什么风险,有些什么收入非常清楚,所以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他们要进行战略合作,和他们在一起互相取长补短,熟悉客户,从而敢于对这些小企业在一定的阶段里加大对贷款的支持,并且在适时的时候进行退出,解决小企业,特别是有高附加值的小企业的融资困难。

    相关专题: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9年会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