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地方债分配图景逐渐清晰:将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9日 02:14  新华网

  地方融资平台接力四万亿

  熊剑锋

  随着各地陆续公布获得的地方债额度,地方债的分配图景逐渐清晰。

  而在地方债之后,政府投资公司这样的地方融资平台将接棒地方债,为四万亿刺激计划的配套资金提供融资。

  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两会期间,各地方代表团陆续公布了获得的地方债额度: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公布,新疆将获得55亿元的地方债额度。

  宁夏代表团官员在3月5日的开放团组会议上也披露,宁夏回族自治区获得的地方债额度大约为30亿元。

  贵州省省长林树森在贵州团开放团组会议上表示,贵州获得的地方债额度为6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地方债额度呈现出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现象。宁夏2008年的财政收入仅为178亿元,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份额仅为千分之三左右,而获得的地方债额度却占地方债总额度2000亿元的1.5%。

  贵州的财政总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例为1.1%,而地方债占全国的额度为3.2%。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广东省,据媒体报道,广东省发改委主任李妙娟在广东团分组审议时透露,广东省获得的地方债的额度仅为20亿元,约为总额度的1%,而广东省2008年财政总收入8470亿元,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13.8%。

  这说明,地方的偿还能力并非此次地方债额度分配的主要依据。李妙娟在发言中表示,地方债的额度分配是按照中央重点项目的投资比例配备的,但中央投资选择倾向民生以及扶贫方面的会更多,因此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这也是“合理的”。

  贵州省财政厅厅长李岷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也表示,此次地方债额度的分配不仅体现了保增长的要求,同样体现了“调结构”的要求,而调结构的项目大部分是投向西部地区的民生和扶贫项目,因此地方债的额度主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

  至于地方债的偿还问题,一位地方财政系统的官员对记者表示:“实际上这并不成为问题,如果地方还贷出现问题,那么中央可以从转移支付中扣除应还的额度。”

  但是在上述会议中,李妙娟还是建议,作为有偿发债,建议中央首先要考虑的是谁有能力偿还,谁的需要更大,可以适当给沿海多一点额度,否则达不到政府投资拉动社会投资的效果。

  地方融资平台接棒

  此次中央代发2000亿元的地方债,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4万亿的地方政府资金配套的问题,但是2000亿元的地方债还远远不够。

  在上述会议中,李妙娟表示,无论是从投资规模,还是从还债能力来说,按照现在确定额度发债的话,“对于今年这么大的政府投资数额来说,还是不够。”

  根据广东省两会公布的数据,2009年广东省将投资3030亿元建设200项省属重点项目工程,带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万亿元,按照现有的地方债额度来说远远不够。

  地方债之后,下一步将通过地方融资平台来解决地方政府的资金配套的问题。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司司长徐林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采访时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发改委正在为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投资公司提供中期票据和企业债券融资服务,扩大政府投资项目的融资渠道。

  陕西省西安市市长陈宝根接受《第一财经日报》专访时表示,除了地方债之外,不足的部分将通过地方融资平台等市场主体来融资。

  河北省日前已经出台《关于推进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各个市成立基础设施融资平台。

  3月6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中会安排部分政策性贷款作为项目资本金,并将用地方平台扩大企业债券的发行。

  据其披露,从去年四季度到目前已经发行了45只企业债券,大体筹措了1300多亿的资金,目前向国家提出申请,等待发行债券的还有50多家,总共也是接近1000亿。

  渣打银行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认为,大型的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融资平台,有政府信用,有土地、应收账款等做担保,违约风险相对较小,预计今年此类债券规模将远超过往年。

  除了地方债之外,从银行获得资本金贷款也将是地方政府融资的渠道之一。徐林在上述采访中还表示,有关部门还在研究为政府特定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提供长期贷款服务,以解决部分具有收益的政府投资项目的资本金配套问题。

  据媒体报道,发改委、银监会、央行、财政部正在联合制定《政府特定投资项目中长期贷款管理办法》,若这一办法出台,商业银行将能够发放资本金贷款。(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相关专题: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开闸在即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