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德力西主席斥利差垄断:银行利润比肩地方财收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6日 10:22  东方早报

  递交提案建议降低存贷利差

  早报记者 徐益平 

  “继续实行较大的存贷利差,是保护垄断的做法。”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昨天表示。他已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递交提案,建议通过降低贷款利率,缩小人民币存贷利差。

  目前,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5.31%,利差达3个百分点以上;活期存款利率为0.36%,国内银行业实际业务形成的利差也达到了4-5个百分点。有关报告显示,与发达国家相比,人民币的存贷利差比高14倍。

  “这么大的利差,使中国银行业坐拥巨额利润。”胡成中以温州乐清市为例说,该市1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2008年实现的利润为19.18亿元,而乐清200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54.6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07亿元,“仅有2000多员工的乐清银行业利润,接近于该市地方财政收入,可见银行业利润高得惊人。”

  胡成中表示,巨大存贷息差使太多的赢利资源向银行业聚集,“在社会资源相对处于某个固定总值的情况下,资源向某个行业过于集中,将意味着其他行业因此而受损。”因此,他建议央行应分期逐步降低贷款利率,扩大贷款利率的下浮空间。

  “缩小利差,无非从两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存款利率,二是降低贷款利率。”他认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提高存款利率,不利于拉动消费;而降低贷款利息却是目前非常迫切的工作。

  胡成中表示,在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许多企业面临较大生存压力,下调贷款利息,减轻企业融资成本,对企业解困是强有力的支持。同时,降低贷款利率,改变老百姓的消费观念,刺激群众购房、购车、购买家电等,也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

  对上述说法,银行业内包括银行监管部门则有不同看法。比较普遍的观点是,眼下中国银行业利润来源单一,主要依靠吃利息,也就是所谓的存贷利差,贸然降低贷款利率,影响的将不仅仅是银行利润,还可能动摇国家金融安全的根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