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放消费券受政府财政收入的约束,本身就是一个不可持续性的政策。要想从根本上拉动消费,应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入手,解决百姓不敢消费的后顾之忧,这才是最大的消费券。”
据新华社电各地消费券发放之势可谓愈演愈烈:继广东东莞给市民发放红包之后,为促进消费,成都、杭州等地政府也纷纷给市民发放消费券。一些企业也乘势推出家电券、旅游券,而最近某报社更发出总额逾千万元的购房消费券,以刺激当地的购房消费。
消费券成为市民当中的一个流行语,它的发放具有怎样的效果,应如何看待这一行为,这已引起代表委员的广泛热议。
短期内或有一定效果
“短期内可起到扶贫效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小三认为,通过适当的发放,一方面可以补助困难群众,另一方面对经济也具有一定拉动效应,可起到带动消费品上下游产业发展的目的。
杭州市贸易局对23家企业的抽样调查显示,杭州在发放消费券的头十天里,共回收消费券102.08万张,回收额2041.6万元,带消费券的小票额4207.59万元,拉动放大效应2.06倍。
专家指出,以发放消费券扶助贫困人群的想法有一定道理。一定金额的消费券对有钱人不算什么,但对于农民、下岗工人及低保户家庭,则可视为不菲的收入。在目前扩大内需的背景下,财力强大的地方政府可考虑拿一定比例的财政收入来发消费券,这也符合中央扩大内需的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建议,可在全民范围内发放消费券以拉动内需。他认为,消费券每人每次按一定标准发放,限定在发放后一个月内消费完毕,并根据发放后的经济形势、消费信心恢复程度等阶段性效果灵活选择,一旦不需要,可随时停止发放。
刺激消费治标不治本
也有代表委员对发放消费券的长期效果表示怀疑。全国人大代表、经济学家辜胜阻认为,从拉动内需的角度看,消费券对于刺激消费的作用是“治标不治本”。
“扩大消费、启动内需需要更多政策支持,不是仅靠消费券就能解决的。”辜胜阻认为,提振消费应该是可持续地提振,而消费券即使有效果,也仅是一次性的,而且效果也不可高估。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从长期看,这种短期手段缺乏可持续性。而且,由于发放消费券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会发生新的管理成本和社会成本。
他表示,在对不同收入群体发放消费券的过程中,头绪众多,财政方面无力甄别。如果不能把消费券的发放和社会低保群体结合起来,也许会有适得其反的效果。“有地方政府以是否有当地户籍为依据进行发放,而大量对消费券有着强烈需求的低收入阶层往往是没有户籍的流动人口,这一方面导致发放效果打折扣,另一方面也会引发某些不公平现象。”
撬动内需需要大手笔
有代表委员指出,发放消费券受政府财政收入的约束,本身就是一个不可持续性的政策。要想从根本上拉动消费,应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入手,解决百姓不敢消费的后顾之忧,这才是最大的消费券。
辜胜阻代表认为,若要长期拉动消费,国家应当从健全社保体系上下工夫,解除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储蓄养老、防病”等传统思想。同时,为群众提供更加可靠和完备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台联副会长梁燕君认为,要让百姓有能力消费、放心消费,须从根本途径上想办法,例如居民的收入,让居民口袋里有钱消费,她认为国家应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利用税收手段调节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经济学家丁元竹也赞同这一观点,扩大内需的根本在于解决收入分配结构的不合理,努力实现社会成员的财富均等化,达到全体消费的目标。
观点
观点1
发放消费券还不如降个税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副所长、病理研究室主任、博导孙建方说,消费券给高收入人群,他们可能看不上,对低收入人群,因为还要自己再搭上钱,所以可能也不会用,也就是说,拿到券,也会有相当一部分人没准都不用,等于是效果打了折扣。“既然实际效果并不是那么理想,为什么许多地方的政府还是愿意发这个券那个券呢?我想这是‘形象工程’。”
“发券不如降税”,全国人大代表、泰兴市邮政局江平路支局局长何健忠也持这个看法,他建议按行业分类别来征税,比如有的行业收入高,3000元的起征点对他们来说也算不了什么,而有的行业收入低一些,起征点提高了能让他们得到实惠,手上有钱了才能放手消费。据《扬子晚报》
观点2
是否发消费券要考虑城市自身特点
“消费券只是一种形式,拉动内需可以有多种方法,每个城市应当根据自己的特点来综合考虑。”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发改委原主任蒋应时表示,有其他城市采取了发放消费券的方法,他有听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上海现在也有自己的举措,像上海18个景点在4月28日前,每逢周二都将实行门票半价优惠。”蒋应时认为,消费券能不能实际起到拉动内需的作用,还要看实际情况。他表示,像半价这样的优惠方式可能更有利于拉动消费,看一个措施是不是有作用,关键是能不能让人们拿出口袋里的钱来投入消费。
蒋应时提出,要让老百姓把钱拿出来,还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社会保障,有必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老百姓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才能让人们敢于消费。东方早报记者姜丽钧
观点3
居民消费要靠就业和保障
“我反对消费券,而且个人认为消费券对消费还有反作用。”在全国人代会开幕前夕,对于消费券这一目前国内的热点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松江区委书记盛亚飞表达了他鲜明的观点,在他看来,发放消费券不是一个好办法,还是要抓住问题的根本那就是老百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
“要叫老百姓消费,关键靠的是信心。”盛亚飞代表进一步分析说,居民的消费信心靠的是就业和社会保障的稳定。而消费券只是一种抓住了人们短期得实惠心理的方法而已,短期会引起追捧,但是,他对这种舶来品的真实效果还是非常怀疑。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交大教务处长沈志刚也表示了他对发放消费券来刺激消费的不赞成,沈志刚代表认为,和寄希望于黄金周来拉动消费一样,消费券的效用只是短期的,而且在消费券刺激下,居民花出去一部分钱,势必会减少他们其他方面的消费,从长期看,意义不大。东方早报记者俞立严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