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国内财经 > 2009年1月经济运行数据公布 > 正文
中国证券网消息
针对最新出炉的1月份金融数据,银河证券13日发布研究报告表示,“天量”贷款出笼 力挺经济“保八”。
2009 年2 月12 日,央行发布09 年1 月份金融运行数据:
2009 年1 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8.79%,增幅比上年末高0.9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6.68%,增幅比上年末低2.38 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78%,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33%,增幅比上年末高2.6 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新增贷款达1.62万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22.9%,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22.98%,增幅比上年末高3.25 个百分点。
银河证券分析与判断如下:
(1)1 月份,广义货币M2 继上月出现大幅反弹之后继续走高,比去年12 月末高0.97 个百分点,18.79%的增幅只比去年1月份18.94%的增速微低0.15 个百分点;M1 未能延续上月的反弹之势,在1 月份继续下行,6.68%的增幅不仅比上年末低2.38 个百分点,而且继2008年11 月之后再次创出有记录以来的最低点。M1、M2 为何会出现这种背离走势?
银河认为有以下原因:第一,信贷激增推高货币增长,而且主要体现在M2 上,这种情况与2008年1月份是完全相同的(巨额的新增人民币贷款推高货币供应量增长)。而M1 没有一同走高,很可能与企业获得贷款后的处理方式有关。由于今年春节在1月份,工作日天数明显减少,生产和采购活动的
进程有可能延后,获得的贷款并没有以活期存款的方式存放。第二,春节因素可能是造成1 月份M1 增速下降而M2增速上升的原因。历史数据表明,每年春节所在的月份往往出现居民存款的巨量增加,今年也同样如此。职工工资的发放,造成货币资金在企业账户和居民储蓄存款账户之间的此消彼长,进而导致M2上升、M1 下降。第三,去年和今年春节所在月份不同,春节位移使M1 的比较基准失真,导致其同比增速下降。基于此,银河认为,导致M1增速下降的因素不具有可持续性,也不能代表经济中“最具活力的资金”出现了再度萎缩。以M1 作为投资活动“晴雨表”的市场参与者,亦不必为此担忧。
(2)1 月份金融运行最引人注目之处,当属信贷投放的巨量增长。当月,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33.6 万亿元,同比增长19.78%,大涨1.83个百分点(图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1.99 万亿元,同比增长21.33%,增幅比上年末高2.6 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62万亿元,同比多增8141 亿元,这一数字不仅创下了有史以来的单月最高增幅,更超过了2001 年全年1.3 万亿的新增规模。
贷款之所以能够出现持续快速的增长,原因有二:一是央行自去年9月份以来开始采取一系列扩张性的货币政策,降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信贷规模限制等举措,与政府加大投资支出的政策相配合,由此带动银行信贷投放规模迅速增加;二是商业银行的积极配合。从大处看,是为了贯彻“充分发挥好银行信贷资金在扩大内需、支持经济发展的作用”的政策精神,从企业经营的层面看,“早投放、早落实、早受益”也符合商业银行一贯的经营模式。
从贷款投放的结构上看,在1.62 万亿的新增贷款总额中,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就增加1.5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40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6239 亿元(占41.6%),中长期贷款增加5229亿元(占34.9%)。票据融资和中长期贷款增速尤为突出,这种现象自2008 年11月份一直延续到了今年1月份。造成票据融资量大的主要原因是当前票据市场利率较低,票据融资规模总量与票据市场利率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中长期贷款回升较快的原因与政府刺激经济计划有密切关系,其主要投放领域为基础建设,比较集中的是电力、燃气以及水的生产和供应。
(3)1 月份的存款增速也创下了有史以来的新高。当月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22.9%,大涨3.6个百分点(图2);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22.98%,增幅比上年末高3.25 个百分点。人民币各项存款增加1.51 万亿元,同比多增1.28万亿元。其中,居民户存款增加最多,达到1.53
万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中,企业存款增加759 亿元,同比多增2586亿元。但其他机关团体和事业单位等存款继续下降,总体看,整个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存款减少919 亿元。此外,财政存款增加488亿元。从存贷款增速观察,二者出现了平行上移之势,正如前述分析的那样,这主要是由于春节因素的影响。随着春节因素的消失,今后存款增速可能逐月回落趋稳,而贷款增速在今年上半年将保持较快增长。
银河证券的预测:
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投放的迅猛回升,有助于经济尽早探底回升,从而为实现“保八”多添加一份希望。种种迹象表明,当前经济运行的一些指标的确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局部领域的生产、投资活动也较以前活跃,但,总需求的回升还需要一定时间,企业的自主投资还需要带动,仅靠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投资而非企业的自主投资来支撑整体固定资产投资的水平,则保增长的任务仍很艰巨。因此,中央政府刺激经济的计划仍要坚定的推行。在货币政策方面,我们判断,尽管不排除今后有继续小幅降息的可能,但是,在贷款增长持续较猛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更具有针对性。因此,今后央行货币政策操作的重点有可能从价格型工具转向数量型工具。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