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昆才
6239亿元!今年1月份,票据融资的增量非常惹眼,占到当月对公人民币贷款增量的42%。
正在市场为之诧异时,央行调查统计司已展开调研。多位商业银行人士透露,在央行调统司下发的调研表格中,专设了一项内容,要求金融机构上报,2009年1月与企业自主投资相关的新发放人民币票据融资(仅包括直贴)投向。
2月12日,一位接近央行的知情人士称,此番调统司摸底票据直贴的投向或有深意,有关部门或已觉察到票据融资存在虚增贷款规模的可能。
央行公布的信贷数据显示,1月份对公人民币贷款增量结构中,短期贷款增加340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6239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229亿元。
对此,交通银行研究部的一位研究员表示,企业出于降低融资成本的考虑,更多的使用票据融资替代短期贷款。而更多银行业内人士坦言,票据融资放出巨量并不意味着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得到明显改观,获益者更多为银行的大客户。
票据替代短贷
2月12日,一位银行监管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票据融资放出巨量的一大原因是,在流通性充裕的背景下,银行采取的策略是薄利多销。
2月5日,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2009年度金融市场运行分析会”(下称会议)上,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副司长阮健弘表示,当前票据市场利率较低是票据融资量大的主要原因。
阮健弘称,票据融资利率的市场化程度很高,主要由票据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同时,票据融资规模总量与票据市场利率呈现负相关,票据市场利率上升,融资规模趋降;而利率下降,融资规模则出现反弹。
作为票据贴现的主体之一,企业选择票据融资正是看到了贴现利率与贷款基准利率之间的巨大差距。目前6个月票据贴现利率约为1.8%(此为年率)左右,大幅低于同期限基准贷款利率4.86%。
交行研究部的研究员告诉本报记者,1月份票据融资大幅增加的主要是因为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市场化的贴现利率的下降幅度要大于一般性贷款基准利率的降幅,企业出于降低融资成本的考虑,更多的使用票据融资替代短期贷款。
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企业用票据融资替代短贷,如果多次操作便存在套取银行资金,放大信用规模之嫌。
一位资深票据业务人士称,贷款票据化乃是一个行业潜规则,此种情形下,企业开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支付货款,而是为了贴现,拿到银行资金。此种情况下,信用等级高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保证金风险敞口(也即企业在开票时仅需存入50%,甚至30%的保证金),信用放大效应更容易实现。
而票据市场另一主体,商业银行青睐票据业务,乃是出于避险。“因为商业银行在经济走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加大了发展风险较小的票据融资的力度,以便以信贷投放的量弥补利差收窄对收益的影响。”上述交行研究员称。
一家商业银行票据业务负责人表示,如果以月息1.3‰做直贴,再到市场上,以1.0‰、1.1‰的月息转贴现给大行,中间还有0.2‰左右的利差。
而一些更为谨慎的银行,则倾向于做转贴业务。某小型银行业金融机构票据中心负责人称,做转贴的优势首先是风险更低,承担的仅是交易对手的信用风险,而非企业的信用风险;其次,业务量更容易做大,转贴一单可以做到几亿元,或者十几亿元,而直贴只有几百、几千万;其三,转贴也有0.05‰至0.1‰的利差,业务量做大,收益也算可以。
票据融资青睐大客户?
前述资深票据业务人士直言,能够享受到贷款票据化好处的,往往是大企业。
在前述交易商协会举办的会议上,一位与会的工商银行代表直言,2008年年末和今年1月份,银行贷款投放速度加快,投放规模较大。但是,银行的信贷行为跟信贷结构正在发生重大的改变,而这种改变没有预见性,恐怕对银行经营行为和信贷行为产生影响,出现1998年到2000年银行信贷结构变化类似的情况。
他所指的信贷结构变化为,其一,银行信贷规模投放量增加的同时,银行信贷资产占比却在快速下滑,证券投资占生息资产的占比上升。
其二,贷款的集中度提高。首先是贷款行业集中度在提高,主要集中在大的政府支持的、政府保障型的、垄断型的行业里,信贷配置的占比在急剧上升。同时,贷款客户集中度在提高。1997年到2000年,贷款集中度的提高趋势明显,而现从月度数据上看,这个趋势也非常明显。
其三,票据融资占比的急剧上升。这位工行代表直言,实际上银行信贷行为是顺周期特点的,但目前票据融资是反周期的。经济萧条时期,票据融资占比会急剧上升,这就使得银行贷款增量上升。但是,把票据融资剔除之后,银行真实的贷款,尤其是流动资金贷款的占比规模,都有可能下降。
“票据不仅仅是融资工具,也是贷款工具,越是大客户越有开票权限,票据融资占比的提高,可能与贷款客户集中度提高有关,是一个派生影响。”上述工行代表坦言,除此之外,不包括个人消费贷款,银行贷款期限在拉长,其直接原因是银行整个贷款结构项目的占比在逐渐地上升,银行追项目贷款,追垄断行业的贷款,追大客户的贷款,追票据融资,导致信贷规模上升。
但是这位工行人士坦言,银行内部结构性的信贷管理政策很多,尤其对非垄断小客户企业而言,它们的融资环境实际上在恶化。
前述监管专家称,核心在于票据保证金敞口,如果企业在开票时,交纳100%的保证金,票据只能充当一种支付工具,对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无明显帮助。
但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上市银行对保证金比例要求非常严格,比如,有一家大型银行要求,只有评级在AA以上的客户,才给予30%或50%的风险敞口,即企业开票时交纳的保证金比例为50%或70%;而一般企业,均需交纳100%的保证金。
可以佐证的是,在中小企业数量众多的浙江省,今年1月份的票据融资增量仅为217亿元,与江苏、山东等省相比,表现大为逊色。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