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月份我国进出口同比降29% 贸易顺差增1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2日 13:27  南方日报

  昨日,海关总署发布数字显示,1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1418亿美元,同比下降29%,跌幅比上月加深17.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为904.54亿美元,同比下降17.5%,跌幅较上月增加14.7个百分点,进口总值为513.44亿美元,同比下降43.1%,跌幅较上月增加21.8个百分点。

  由于1月进口跌幅较同期出口跌幅快25.6个百分点,使得外贸顺差继续保持高位,达到了391.09亿美元,同比增长102%。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进口与出口的双双跌幅较大,说明年初的出口形势仍然很不乐观,外贸寒冬还将持续,而在2009年的下半年或许会出现回升的迹象。

  进出口继续双双下降

  其实,在去年年底,就有很多人士对今年的出口形势做出了不乐观的估计。国内一些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由于国际需求还没有完全恢复,今年1月份才真正是中国出口的寒冬。

  “1月份的出口数据大幅下滑不仅仅是受到国际需求大幅下滑的影响,还应该考虑到这个月包含了为期一周的农历新年假期。”对外经贸大学的一位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研究部研究员韩秀申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1月中国进出口继续出现“双下降”符合预期。“一方面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等因素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中国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大幅下降”。

  不过,更多的观点则认为,即使考虑到春节的影响,这个数据也仍然表示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进出口下滑的趋势依然很明显。《财经网》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昨日撰文指出,比较以往各年1月的进出口增长数据就可以发现,1999年以来,共有4年的春节假期在1月,而今年进出口的跌幅最深。

  仍存三大积极信号

  不过,比较欣慰的是,海关总署最新报告还指出,尽管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继续蔓延,世界经济减速已成定局,外贸增速大幅放缓。但外贸仍然存在主要出口市场份额开始回升等三大积极信号。

  报告称,2008年6月至10月,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由14.8%逐月回升到18.2%,欧盟市场占有率由14.1%回升到18.4%;日本市场占有率也由6月份的17.3%逐月回升到11月份的21.2%,这对中国经济在欧美日经济企稳后率先走出低谷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中国自去年8月开始连续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报告称政策效果已开始显现。去年12月份政策调整涉及的商品整体出口合计544.5亿美元,其中服装、塑料制品、箱包和灯具出口均呈现加速增长。

  报告还指出,在外部需求减弱导致加工贸易订单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中国一般贸易出口价格涨幅稳定对拉动总体出口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去年6月至12月,中国一般贸易月度出口价格同比涨幅基本稳定在16%到19%之间,避免了总体出口的过快下滑。

  对此,西南证券高级分析师董先安分析说,按照通常经济周期规律,假设调整18个月后(从2007年底计算)经济开始企稳,我国出口订单方能恢复增长。

  韩秀申也预计,进出口增速下降是暂时现象,将在2009年下半年出现回升。中国扩大内需政策,中央和地方近十几万亿的投资将带动进口增加;出口增速也会随着国外需求回暖。

  本报驻京记者 吕天玲

    相关专题:

    2009年1月经济运行数据公布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