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经济严冬里的信心从何而来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23日 07:48  人民网—人民日报

  严冬里的信心从何而来

  在一个寒冷的经济季度和自然季节,讨论信心是非常自然的一件事情。面对大起大落的数据,面对尚未见底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局长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是否还一如既往?

  在国新办的发布会上,马建堂对记者的此类提问几次给出坚定的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确实遇到了严峻的挑战,确实碰到了不少的困难。但是,这些困难都是暂时的困难,一时的困难。就像今天我们一出门碰到这样一个寒冷的早晨,它不会永远都是这样的。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朋友们,我对2009年的中国经济、对未来的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信心来自哪里?第一来自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格局没有变,并没有因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而打破和消除。第二来自推动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深层因素没有变。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是城镇化、工业化,是中国人民渴望过上好日子的强大的需求,这些需求仍然会推动中国经济未来的强劲发展。第三来自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变。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进步,使中国的供给能力在不断增强。中国产业体系比较完整,中国有七八亿的劳动力,有20多万亿元的居民储蓄,基础设施在不断改进。庞大的需求和强有力的、日趋完善的供给结合在一起,结果就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对2009年中国经济的信心,还来自于对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以及宏观调控政策有信心。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及时、有力地采取了一揽子的宏观调控政策,有扩大需求、增加投资的十项措施,也有调整结构、振兴产业的十个规划,还有为国民经济长期发展打后劲、打基础的十几个科技创新的专项。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实到位,中国经济肯定会走出目前的困难。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相关专题:

    2008年12月经济运行数据公布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