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大行改革路径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16日 06:03  第一财经日报

  三大行改革路径

  当时中国银行业的呆坏账之巨,令国内外金融界震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1997年内部研究报告,按三级分类,到1997年6月底,工农中建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高达30.21%,其中逾期贷款率17%,呆滞贷款率10.47%,呆账贷款率2.74%,呆滞贷款余额4351.6亿元,呆账贷款余额1139.3亿元。

  而银行对此几乎没有招架之功。根据上述报告,各国有商业银行的呆账准备金严重不足,1997年可以使用的呆账准备金只有约250亿~280亿元,不断形成的呆账贷款不能及时核销。

  虽然1998年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注入四大商业银行以提高其资本充足率,1999年开始四大行向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但是直到2002年底,工、中、建三行的不良贷款率依然在20%以上,2003年,农行的不良贷款率达到30.66%。

  如何快速地使四大行成为具有正常免疫力和生命力的大型金融机构?唯有注资、改革。

  而汇金以注资者身份出现,四大行股份制改革真正拉开序幕。

  “如今,已上市的工行、中行、建行的财务指标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郭世坤说。

  截至2007年底,工行、中行、建行的上述指标已基本实现,其中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74%、3.12%、2.60%,不良贷款覆盖率均超过100%,资本充足率均高于12%,资本利润率分别为16.15%、14.22%、19.50%,成本收入比分别为34.48%、38.07%、35.92%。

  从2008年三季报看来,工行、中行、建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2%、13.89%、12.10%,不良贷款比率分别为2.37%、2.58%、2.17%。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结构金融研究室主任殷剑峰认为,从业绩来看,应该说三大行的改革是成功的。

  成本不菲

  但这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背后,付出了巨大的成本。

  1998年,财政部发行2700亿元特种国债为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1999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国有商业银行近1.4万亿元不良贷款;2004年1月,国务院决定向中行和建行注入450亿美元外汇储备;2004年中行、建行分别剥离和核销不良贷款2544亿元、1289亿元;2005年4月,国务院批准决定通过运用外汇储备150亿美元补充工行资本金;央行通过发行央票用于工行4590亿元可疑类贷款剥离。

  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成立时,财政部为四家公司各提供了100亿元资本金,央行发放了5700亿元的再贷款,资产管理公司获准向对口国有商业银行发行固定利率为2.25%的8200亿元金融债券。如今,这笔巨额债务正成为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的难题。

  但是殷剑峰认为,不能把巨额成本全部算到银行身上,因为银行当时也承担了国家经济改革成本和社会稳定的责任,这些成本应由公共部门承担;但是改革之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等问题的处理,都要坚持市场化的原则。

  郭世坤认为,即便从经济效益上看,也是划算的。

  以建行为例,建行研究部用DEA的方法对建设银行三年来的投入产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建行整体技术效率提高了20%以上,全要素生产率年均增长50%以上。到2008年9月底,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则进一步下降至2.17%。与此同时,国有股权益增长了5.25倍,还向国家纳税及分红近1600亿元。

  “3年来,我们已经赚了一个建行。”郭世坤说。

  “从银行治理水平和营运情况来看,投入的成本还是值得的。”郭田勇如是评价。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