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晓亚的家中,记者看到了电脑、冰箱、洗衣机等电器,事实上,这些时髦的新电器在李湾村里并不多见,在外出务工的几年间,李晓亚十分节俭,虽然每个月只有一千多元的工资,但他都会把其中的大部分寄回家中,给父母妻儿贴补家用,也为家里添置了不少家当,然而在他被裁员返乡之后,家里的生活一下子变得拮据起来,李晓亚年幼的儿子并不知道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但他的父母却不可避免地为儿子的将来感到担忧。
而李湾村这样的情况并不仅仅是个案,事实上,作为河南省的劳务输出大市,整个平顶山都在面临着农民工大量返乡带来的就业压力。
平顶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侯红光:“去年我们已经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的百万农民工劳动力转移工程,本来已经是从劳务输出已经出现了像农民工回乡创业这么一个拐点,然而因为金融危机这个冲击,我们现在就又面临着农民工重新就业这么一个弯道上来了。”
返乡农民工,出路究竟在哪里?
失去工作之后,李晓亚一家一下变得拮据了起来,对收入不高、积蓄不多的这些农民工来说,一旦没有了收入来源,生活的压力马上接踵而至,现在李晓亚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找到一份工作,可是,几次外出几次碰壁之后,他也知道如今没有技术想找个饭碗更是难上加难,对像他这样的返乡农民工,出路究竟在哪里呢?
在平顶山市电子技术培训学校的一个教室里,几十位学员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与这个学校的其他任何培训班不同,这个特殊的教室里坐着的,全部都是最近几个月从南方返乡的务工人员。
在这些学员中,记者见到了李晓亚的面孔,他学习的专业是主板维修,就在几天前,李晓亚和他的伙伴们在当地劳动部门每人领取了面值600元的免费培训券,并选择了符合自己专业特长的学校进行学习,而在正式培训之前,技术学校的负责人都会把这些返乡农民工召集起来,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制定培训计划。
平顶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侯红光:“这次金融危机造成农民工返乡,一个是因为产业结构导致工厂关门,而是因为农民工就业素质低,所以受到了第一轮的冲击,所以我们从培训入手,培训返乡农民重新掌握新的技术,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李晓亚已经对电脑主板的工作原理非常熟悉,并能够自己处理一些常见的主板故障,为了让这些掌握较高技术含量的毕业生尽快重新就业,平顶山市电子技术学校也积极寻找对口企业,和华硕等国内知名电脑制造商签订了用工协议,像李晓亚这样的学生一旦学成毕业,就会被直接输送到工厂工作。
平顶山市电子技术培训学校校长赵孝尧:“与华硕的用工协议,今年能够输送数百名学生到华硕工作。”
经过培训后,李晓亚和他的新同学们都掌握了一种或几种过硬的专业技能,再加上学校也给他们提供了优先就业和免费提供创业场地的优惠措施,相比当初的沮丧和茫然,现在,他们对再次就业已经有了很大的信心。
平顶山市电子技术培训学校学生牛寒功:“打算学成之后在市区里开一个维修店,估计到时一个月能赚两千多元。”
侯红光局长告诉记者,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平顶山已经把市内各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集中起来,把有培训意愿的返乡农民工纳入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并根据返乡农民工所在地的区域优势,积极开展相关培训,截至1月初,已经有60%的返乡农民工接受了再就业培训。
侯红光:“这里边你像我们鲁山县的绢花,像叶县的保安和我们舞钢市的渔工,这些都是属于已经形成了培训规模和输出规模,以及就地创业成功的典范,带动和安置了一批乡亲和返乡农民工就地就业安置。”
河南各地因地制宜,出台各种优惠政策
河南平顶山市对返乡农民工,先定点集中培训、再安排就业,大大拓宽了他们的就业渠道,也让他们吃下了一颗定心丸,除了这种模式之外,河南各地还因地制宜,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有经验、有资金的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希望进一步以创业带动就业。
被称作魔术之乡的宝丰县赵庄乡,几乎家家户户都是魔术世家,金融危机发生后,不少返乡的农民工重新意识到魔术也能创造财富,于是他们开始对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魔术做起了文章。
其实早在几年前,宝丰县就开始鼓励赵庄乡村民以魔术为中心进行创业,几年下来招工、培训、演出的流程已经十分完善,不少返乡人员本来就有表演功底,只要再进行一定的培训就能当上合格的魔术演员。
河南省宝丰县赵庄乡周营村村民张亚晓:“前些年吧在外边打工,也很吃苦受累,我也没有什么特长的技术,我们家乡是一个魔术之乡,后来想着学一个魔术,一个手艺,到哪里都行,比在外边打工也强多了。”
魔术表演不仅给大批返乡的农民工带来了新的工作机会,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外地的魔术爱好者前来学习,赵庄乡人抓住这个机会开办了一系列的魔术培训班,并通过创建魔术大观园等形式吸引更多的外地学员和游客,不经意间,魔术这个传统的曲艺项目已经大幅带动了当地培训、旅游收入的增长,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为当地的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充足的就业机会。
河南省宝丰县魔术大观园总经理张永军:“前段时间回来的年轻人到这边来问我能不能学到魔术,想学这个魔术节目演出,第一批有了一百二三十个人吧,他们在外面打工一个月也就是七八百、千把块钱左右吧,现在演出一场就可以赚到三四百块钱,如果水平高的话可以一两千,一千多都可以。”
位于驻马店市平舆县的创业孵化园区,这里吸纳了不少外出务工多年、拥有丰富经验和技术的农民工,在这里,他们享受着驻马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土地局等部门提供的厂房、水电和税收优惠政策,现在这里除了纺织、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之外,也不乏电子、化工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这个在建的厂房就是一位返乡务工人员创办的,生产高科技生物制剂和特殊用途化妆品的生物工程企业。
河南省平舆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陈国占:“这个在建的新建厂房是咱们从上海打工回来的黄冰燃同志所建的,目前还没有投入使用,现在他是分两期投入,第一期投入是5000万,估计一个月之后主体工程要竣工,两个月之后可以投入使用。”
在遂平县,记者见到了王俊涛,他现在是驻马店市康地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然而就在几个月前,他还是深圳的一名打工者,由于有了一些积蓄,他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随后,在当地有关政府部门的帮助下,他去郑州学习了专门的饲料加工技术和销售知识,然后在遂平县创办了自己的饲料公司。
驻马店市康地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俊涛:“回来想办个厂,然后得到这个政府劳动部门的大力支持,协调小额贷款,贷了大概有四五万块钱,五万块钱左右,另外自己然后凑一点,现在前景看好,前景还不错,自己现在一天走个五六十吨货吧。”
虽然公司成立仅有几个月的时间,但有了遂平县劳动部门的牵线搭桥,康地饲料公司的产品在知名度不高的情况下,也已经畅销周边几个县市,现在,厂子里每天都是一派红红火火的生产场面,王俊涛下一步还打算继续扩建厂房,增加产能,而创业成功的他并没有忘记那些返乡的打工者们。
王俊涛:“我也在外面打过工,现在返乡的确实人比较多,我也深有体会对他们,我准备扩大规模扩大生产,再上生产线,首先,回来的这些人我准备优先录用他们。”
驻马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杨发全:“这些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能够及时回到家乡以后创办自己的企业和事业,同时也带动了一些当地的农民工能够及时到企业里进行就业,为当地经济发展能够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在采访河南这些返乡农民工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们中间绝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再跟土地打交道。一方面河南地处平原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不再需要大量劳动力,另一方面,不少农民工回家之后,觉得种地和打工比起来收入相差太大,还不如再找找外出的机会。怎么才能提高土地对农民工的吸引力,让一部分返乡人员重新回到土地上,创造出新的价值,这也成了破解就业难题的一个关键。
这里是河南省叶县常村乡罗圈湾村附近的一块土地,记者注意到,这里的土地并没有像往年一样种上小麦,而是种上了一种经济作物,罗圈湾村的支部书记张文轩告诉记者,这里种植的是桑椹。
河南省叶县常村乡罗圈湾村支部书记张文轩:“我们种了180多亩桑椹,第一年通过套种产值也不低于种庄稼,第二年是800斤到1000斤,还可以种植低杆作物。”
桑椹是一种营养和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作物,并且投产期短,种植三年后就进入盛产期,并将延续20年以上,为农民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而每株桑树的投资仅需几元钱。截至今年1月初,夏利达公司通过公司加农户的生产模式,已经和罗圈湾村的一百多位村民签订了合作协议,在近两百亩土地上种植桑椹,这些村民里边,绝大多数都是几个月前才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这些土地上所产的桑果除了可以直接进入市场销售外,还可进行深加工,生产桑果食品和饮料,这样一来,每亩土地的年收益将大大超过种植小麦等传统农作物。
河南省平顶山市夏利达农业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屈霞:“农民的希望是一亩地只要叫我保证一千元就可以了,但是这不是公司的目标,公司的目标是让老百姓兜里钱要装满,一亩地要达到6000元以上。”
除了罗圈湾村之外,夏利达公司还在周边村镇和村民合作种植了数百亩的果桑,然而屈霞还不满足,她还打算在明年进一步扩大果桑的种植面积,并投资建设两条先进的桑果深加工生产线,一方面发展壮大自己的企业,另一方面也能吸纳更多的返乡农民工和其他农村剩余劳动力。
屈霞:“公司在2009年扩大再生产,除鲜果上市之外,下余部分进行深加工,再从农村招800名劳动力。”
据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资料,针对部分返乡农民工带回大量的技术、资金及市场等情况,河南省加快实施“凤还巢”工程,为农民工回乡创业开通“绿色通道”,并安排8亿元资金支持县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安排5000万元支持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截止目前,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已达2150万人,劳务收入预计将达1700亿元;56万农民工实现了返乡创业,创办企业11万多个,带动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22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