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前11月新增贷款破4万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6日 02:05  新京报

  本报讯 (记者苏曼丽)在国家为扩大内需鼓励银行放贷之后,11月银行新增贷款大幅增加。昨天央行公布的11月金融运行数据显示,11月我国金融机构新增贷款4769亿元,前11月新增贷款达4.14万亿元,完成了国务院此前设定的“力争2008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4万亿元以上”的目标。

  利率优惠争取优质客户

  11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9.57万亿元,同比增长16.03%,比上月末高1.45个百分点。该水平也回到了今年年初的水平。当月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4769亿元,同比多增3895亿元。

  对于11月贷款大幅增长,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分析有三个原因,一是国务院要求政策性银行在年底前增加1000亿元贷款,银行在本月努力放贷;二是银行积极参与国家扩张性政策支持并明确立项、有稳定而可预期还款来源的项目;三是对于风险较小、收益相对较高的票据,银行投资积极。数据显示,本月票据融资增加了2105亿元,占本月全部新增贷款余额的44%。

  一国有银行信贷部负责人表示:“央行不像年初那样控制贷款规模了,银行放贷空间大了很多。4万亿的扩大内需政策有很多中央立项和投资项目,这些项目几乎无风险,各家银行都在争取这些优质客户。”据了解,这些无风险的大型项目由于风险低、数额大,成为银行争夺的焦点,银行之间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价格战。目前涉及这些项目的贷款利率都达到了央行所允许的底线,即贷款利率下浮10%。

  对中小企业依然惜贷

  在贷款大幅增长的同时,银行惜贷情绪依然严重。从11月份的数据看,在贷款同比多增的大背景下,本月居民户贷款同比依然少增了323亿元。鲁政委称,这暗示当前银行依然存在较强的惜贷倾向。

  银行业人士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困难时期是企业信用风险暴露最充分、最彻底的时期。对于大型基建项目之外的贷款要求,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各家银行还是在观望。”该人士称,经济危机改变了银行对企业经营状况的预期,现在银行不仅对新客户要判断风险,对老客户的风险也需要重新梳理,特别是对一些涉外企业,银行正在加强对其贷后管理。

  鲁政委表示,在信贷对扩张性政策第一轮的项目争抢之后,面对着项目“质量”的下降,以及资本充足率约束的加大,很可能在明年第二季度末,信贷难以继续保持强劲。

  目前银监会已经在为银行可能出现的这种惜贷情绪做出政策调整,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上周末表示,明年将适当容忍银行不良贷款反弹。“这一定程度上会增强银行给处于调整期的企业进行放贷,但还是需要谨慎。”银行人士称。

  - 其他指标

  货币供应量增速创42月新低

  11月货币供应量增14.8%;表明经济仍在收缩

  本报讯 (记者苏曼丽)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4.8%,是2005年5月以来的最低增速,创42个月新低。

  货币供应量是指单位和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存款和手持现金之和,央行可以通过对货币供应量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招商证券报告指出,货币扩张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基本条件,货币供应量持续走低,表明现在经济活跃度比较低,经济仍在收缩。

  从11月份的数据看,信贷多增、贷款增速反弹,为何货币供应量会下滑呢?鲁政委的解释是,由于信贷的增加体现到实体经济需要两到三个季度,要么新增贷款尚未进入实际订货阶段、要么接到订单的企业仅仅在消化自有库存,特别是后一种情况的可能性较大。

  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以高于GDP增长与物价上涨之和约3至4个百分点的增长幅度作为2009年货币供应总量目标,争取全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17%左右。”

  鲁政委表示,虽然从政策设定上来说17%的增速是应当的,但对于最终能够达标来说,依然存在较大困难。一方面,银行对非财政立项项目,依然存在较重的惜贷情绪;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和汽车消费不景气,缺乏信贷需求,从而也影响了信贷投放。他预计,年内继续降息27-54基点和下调准备金率50-100基点在所难免。

  11月存款增加4038亿元

  项目 增加额(单位:亿元)

  居民户存款 3827

  非金融性公司 1616

  财政存款 1403

  数据来源:央行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